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机械>  正文

中新合作苏州工业园区进入“经验输出”加速期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7/10/2012 10:48:52
    在即将召开的苏州工业园区中新联合协调理事会第14次会议之前,占地36平方公里的苏滁现代产业园日前在安徽省滁州市完成区域托管和概念性规划,并将通过复制苏州工业园区发展经验和体制优势,在未来8-10年内将这里打造成融产业、商贸、金融、居住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新城区。
  苏滁现代产业园是中新合作苏州工业园区“经验输出”的缩影。苏州工业园区作为中国和新加坡政府合作项目,创建伊始就承担着改革开放“窗口”和“试验田”的功能。18年来,这里以年均约30%的增幅快速发展,GDP增长了100多倍,地方财政总收入增长了700多倍。
  在“引进来”的同时,苏州工业园区正打破经济发展“画地为牢”的空间局限,加快脚步“走出去”。
  2006年,苏宿工业园的成立打开了园区“走出去”的大门。苏州工业园管委会主任杨知评说,“走出去”为园区转型发展提供了产业梯度转移的新基地,有效解决了日益凸显的土地、成本、环境等发展瓶颈难题;对开发区域而言,“园区模式”的嫁接让它们犹如坐上了经济发展的高速铁路。与其他地区的“联动发展”是市场和园区自身发展的需求。
  园区经验如何“输出”?借鉴苏州工业园区组建中新集团作为开发主体的开发机制,苏宿工业园、苏通科技产业园、霍尔果斯产业园分别成立了苏宿工业园区开发有限公司、中新苏通科技产业园(南通)开发有限公司以及霍尔果斯苏新置业有限公司,主要负责区域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苏州工业园区的整体模式移植以输出先进开发经验和成熟机制为主,不仅为周边区域带去资金等发展动力,更让区域经济产生自身的造血功能。苏宿工业园的一位当地干部由衷地说,“从苏州派人到宿迁工作,比给我们几千万元强得多……”
  苏州工业园区中新集团负责苏滁现代产业园项目的唐研哲说,苏州工业园区其实扮演的是“城市综合分销商”角色,从新加坡汲取基础设施、商业配套、服务管理等先进理念,通过向异地输出的方式加以推广。这样,不仅更多地区可以从政策上提供给园区广阔的施展空间,开发出“拷贝”不走样的园区模式,更可以为二、三线城市提供发展样本,开拓出全新的合作领域。多年来,全国各地赴园区参观学习者逾20万人次,2001年以来,平均每年赴园区实地参观学习的各类人员超过300批次。
  事实也印证了“走出去”战略给苏州工业园区带来的悄然变化。如今,苏南苏北合作的苏宿工业园,不负众望成为跨区域合作的新样本;苏南苏中携手的苏通科技产业园,成为园区域外商业性合作的新阵地;新鲜出炉的苏滁现代产业园,是园区“城市整体开发运营”的新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