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产业项目集聚
据黑龙江省科技厅副厅长杨?双介绍,2001年以来,黑龙江省有效发挥集中开发区产业集聚和引领作用,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全力推动产业项目落地,产业项目建设快速推进。
五大高新区累计签约项目649个,协议资金额达2221.22亿元。其中投资1亿元以上的项目237个,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257个。
哈尔滨科技创新城着力构建高新技术研发、孵化和市场三个体系,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集群,目前入驻科技创新城的总签约单位117家,总签约项目192个,项目协议总投资额531亿元,已开工建设171个项目,累计开工面积305万平方米。
大庆高新区国家级创新型园区建设获得国家科技部批复以来,突出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狠抓高端大项目建设,重点建设了沃尔沃汽车大庆整车制造基地、新华(大庆)国际石油资讯中心、联想科技园等项目,两年间,新建科技项目总数168个,投资总额1346亿元。
齐齐哈尔高新区以提升传统产业为突破口,坚定不移地走创新—集群—高端—生态发展之路,聚集创新资源,发展和提升装备制造、绿色食品两大主导产业,着力引进了上海联孚集团总投资21亿元的龙华新能源汽车项目、一重集团总投资3.5亿元国家能源重大装备材料研发中心、能源装备材料实验中心项目、广州中恒集团总投资40亿元的功能性食品、北药开发项目等一批促进产业升级的项目。
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2011年初,黑龙江省“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专项行动”启动后,全省13个地市也都通过不同形式快速专项行动,组织企业走进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发布重点企业技术需求4070项,组织高校、院所走进企业、园区等单位发布和推介了优秀的科技成果、技术12587项,共开展233场成果对接活动,促进了351项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深入挖掘企业技术需求,重点推介发布科技成果。通过新闻媒体广泛征集企业技术需求,并通过现场对接会共征集和发布企业技术需求4070项,针对企业的技术需求,筛选了42项重大科技成果进行重点推介和发布,在助力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方面提供了切实有效的科技支撑。
充分发挥科技投入引导作用,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紧紧围绕全省十大重点产业发展,以及区域经济发展对科技的需求,组织实施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大项目31项,支持经费5917万元,引导企业投入23.7亿元,政府资金引导社会投入比达到1∶40,充分发挥了科技投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组织省内高校、院所走进企业、园区。哈工大、东北林大、东北农大、哈工程、哈商大、哈师大、哈理工等高校、院所主动进入园区、进入产业、进入企业,与经济融合的步伐加快。
科技成果交易活跃
隆重启动省科技成果转化交易市场。在科技与市场之间架起金桥,创办了省科技成果展示交易市场,集中展示推介科技成果400余项(其中包括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首次实现了专利技术和适用成果公开拍卖。17家企业在拍卖活动上参与竞价,5项专利技术和适用成果公开交易,其中,哈尔滨医科大学研制的大明胶囊新药生产权以580万元转让给哈尔滨世一堂华纳医药有限公司。
加快实施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省新兴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提前实现主体封顶目标,裙房施工全部结束。在大学和科研院所,建立了面向行业的产业技术创新平台15个。科技创新创业共享服务平台新增加盟单位79家(累计达139家),平台门户访问量累计达63万余人次,新增入网大型仪器376台(套),累计达1993台(套),完成仪器服务7581次。
推动科技园区成为成果转化载体。通过举办“全省重点园区科技招商引企现场推进会”,“如何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座谈会等活动,加快科技成果在5个高新区和省政府重点支持的9个产业园区集中转化落地。目前,哈尔滨科技创新城已累计签约入驻科研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117家,项目192个,累计开工94家单位171个项目,开工面积305万平方米。大庆高新区通过辟建石油化工、石油装备、服务外包、文化创意、新兴产业等科技“园中园”,加快产业集群发展,90个千万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281.8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达60个。
重大项目在园区实现落地。黑龙江省重点推进的哈工大5个重点项目都已实现落地,其中,超精密装备及核心部件产业化项目的中试研发基地已落户哈尔滨科技创新城,正进行生产基地的建设;应急飞行器项目已完成总装备部立项工作并获得国拨建设资金,现已在哈尔滨科技创新城哈工大松北高新技术研发中心开工建设。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