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具代表性的钢厂——宝钢集团董事长徐乐江在一份书面发言中说,中国钢铁业的整体利润率已跌至3%以下,是中国制造业内盈利能力最差的行业。他曾作过一个形象的比较:一吨钢材赚的钱“还不及一吨优质矿泉水的多”。
中国钢铁总量过剩的突出矛盾还在持续。据一些机构和主导钢厂估计,目前全国粗钢产能已达8亿吨,近10年中国粗钢产量增加了4.2倍。虽然落后产能的淘汰一直在进行,但增量远远大于淘汰量,有些已经淘汰的产能通过异地重建再度“死灰复燃”。在最近的10年里,中国钢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年均增速达到30%以上。对进口矿的依赖度从1995年的24%左右猛增至63%以上。
总量增长过快,已使中国钢铁市场的供需失衡,行业效益下滑,资源供需矛盾尖锐,运输压力增大。徐乐江明确表示,中国钢铁需求的平均增长速度将回落到“个位数”以内,产能过剩将是一种“常态”。中国钢铁业将进入一个微利时代。
无独有偶。在亚洲钢铁论坛上,日本业界代表一下子道出了钢铁发展的“五重苦”。爱知制钢会长、日本特钢俱乐部前会长安川彰吉一一作了解释:日本钢铁正在趋于“饱和”,今后发展存在困难:汽车用钢的单位使用量出现了“转折点”;用户向海外转移;铁矿石等原料价格高涨;对钢铁业资源循环利用的要求明显提升;钢铁人才明显不足。
韩国代表也表示,在2008年之前,韩国国内的钢铁还是供给不足。但到了2009年之后,逐步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2010年,随着一些新电炉的开工生产,供大于求的状况还在持续。“需求不足,原料价格上涨过快”,同样是韩国钢铁面临的难题。
而据中国知名钢铁资讯机构“我的钢铁”援引国际钢协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亚洲地区粗钢产量为8.8亿吨以上,而世界66个国家和地区的粗钢产量合计为13.95亿吨。亚洲地区钢产量在全球占比达到63.1%。其中,中国、日本、印度、韩国的粗钢产量排名均进入了世界前十位。
业内人士表示,亚洲板块已是不折不扣的“全球最大钢铁生产基地”。
针对共同面临的困境,亚洲钢铁业界也已开始思考如何寻找“板块应对之道”。在此次论坛上,韩国等国代表均表示,世界海运贸易铁矿石至少八成的份额由“亚洲钢铁”购进,应该充分地交流、探讨,研究相关市场的规律和供求特征,引导相关市场的稳定运行,“防止矿价不合理的过度上涨”。此外,在尊重各自市场特点的前提下,亚洲钢铁板块应该合理调节产销,促进整体的供需平衡。
徐乐江则提出了一个“双向国际化”的设想。他说,今后5年内中国钢铁产业将进一步对外开放,其结构调整的空间将扩展到全球市场内,以“引进来”换取中国钢铁的“走出去”。
徐乐江在其书面发言中具体阐述说,国际化是中国钢铁业结构调整的一个有效手段。
从外向国际化角度来看,国际化发展可以转移中国部分过剩的钢铁产能;海外属地化生产,可减少出口,降低对国内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负荷;在管控模式上可探索低需求增长背景下的行业导向方式。而从内向国际化角度看,全面开放中国钢铁业的条件已经成熟;产业开放可为中国钢铁业带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并确保产业处于充分竞争状态。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