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间,我国装备制造业最大的变化之一是规模快速增长。统计显示,2010年装备工业增加值占全国GDP的比重超过9%;工业总产值从2005年的4万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超过14万亿元;占全国工业总产值比重从16.6%提高到20.3%;规模以上企业已达10万多家,比“十五”末增加了近5万家;从业人员达到1752万人;资产总额已达到10.4万亿元,比“十五”末翻了一番。其中,一个标志性的变化是,2009年,我国机械装备工业销售额达到1.5万亿美元,超过日本的1.2万亿美元和美国的1万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一,成为全球装备制造第一大国。
得益于我国水电和核电事业的快速发展,我国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成绩显著,机械产品水平取得长足进步。高效清洁发电设备(超超临界火电、大功率水电、核电、风电)已能基本满足国内需求,技术水平和产品产量已经进入世界前列,超超临界火电机组转子实现批量生产,百万千瓦级三代核电关键锻件技术攻关取得突破。1000KV特高压交流输变电设备和±800KV直流输电成套设备综合自主化率分别达到90%以上和60%以上,我国还成为世界上首个特高压输变电设备投入工业化运行的国家。
近年来钢铁、采矿、水泥、石化等行业的高速发展,也推动了相关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目前,1000万吨级钢铁企业常规流程成套设备、2000万吨级露天矿成套设备、日产4000~10000吨级熟料干法工艺水泥成套设备已能自主提供。30万吨/年合成氨设备实现自主化,百万吨乙烯装置裂解气压缩机、丙烯压缩机和乙烯压缩机等关键“三机”也已研制成功。
长期以来,数控机床是我国装备制造业的短板,高档数控系统与重型、精密机床,一直被国外厂家垄断。经过“十一五”期间的系统攻关,以华中数控“华中8型”高档数控系统为代表的国内高档数控机床取得了可喜的突破,为数控机床配套的数控系统和功能部件自给率达到了60%,自主研发的数控系统可靠性平均无故障时间达到2万小时。
此外,大型飞机科技重大专项进展良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支线ARJ-21飞机正在进行试飞,预计今年将开始批量交付。“嫦娥工程”及“载人航天”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果。“十一五”期间,机械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由2005年的80%进一步提高到2010年的85%以上,对国民经济各行业的保障能力明显增强。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