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机械>  正文

煤炭市场陷“怪圈” 产煤大省产能过剩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0年12月17日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产煤大省产能过剩、用煤大省库存告急——这一矛盾现状成为近日在京召开的“2010年度煤炭经济分析座谈会”上讨论的焦点。记者从一位与会代表处了解到,结构矛盾之下的中国煤炭市场如今已现“冰火两重天”。
  产能过剩加大煤企压力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理事长王战军在此次座谈会上表示,2010年全国煤炭供应能力大幅提高,一些主要产煤省资源整合后产能大增,一大批现代化矿井陆续投产。今年前11个月,山西、内蒙古、陕西、宁夏等产煤大省产量增长均在20%左右。因此2011年,市场将面临严重产能过剩与供大于求。
  会议报告显示,全国前11个月原煤产量完成30.39亿吨,同比增加4.18亿吨,增长15.5%;销量完成28.92亿吨,同比增加3.9亿吨,增长13.5%;全国煤炭发送量累计完成18.27亿吨,运量增长15.3%;主要煤炭中转港口发运煤炭5.1亿吨,增长23.1%。
  同时,全国煤炭呈现进口增长﹑出口减少的态势。前11个月累计出口煤炭1758万吨,同比下降13.5%,预计12月份煤炭出口仍将维持低位。全年煤炭出口量约1900万吨。煤炭进口却始终保持高位增长,预计2010年全年煤炭净进口1.45亿吨左右。
  而2010年煤炭需求却十分疲软。据上述与会代表介绍,自2010年二季度起,电力行业需求由于受到节能减排等因素的影响,高耗电的黑色金属制造业、化工、有色、建材四大行业用电量增幅自5月份以来逐渐回落。
  另据中国电力联合会预测,今、明两年全国用电需求将不会有大幅增长。预计2010年全国用电量增幅将低于10%,较上年同期回落近14个百分点。
  受钢材市场波动及节能减排等多重因素影响,钢铁行业煤炭消费由正转负。会议报告显示,全国粗钢日均产量在上半年保持较快增长,但从第三季度以来出现连续三个月的负增长。其中11月份当月仅实现了4.8%的增长,近乎于停滞。
  同时,化工行业煤炭消费相对疲软,煤化工行业今年全年需求整体不振,行业开工率不佳,据初步预测,2010年全国化工行业煤炭消费量仅1.4亿吨,与去年基本持平。
  因此,对于2011年用煤情况的预测,王战军认为,煤炭行业明年供大于求的压力将进一步加大。煤炭企业产量都要翻番,加上电力﹑冶金等下游企业的介入,产能过剩的危机会越来越严重。
  另外,随着山西﹑河南等煤炭主产区将大规模投产,陕西北部及内蒙古西部地区的产能也将大大释放。同时,由于目前运输瓶颈的西移,对煤炭运输影响也会很大,会导致产量增幅的减缓。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王显政也预计,明年煤炭供应增长将达3亿吨左右,总体略显宽松。预计明年一季度煤炭供应形势将呈区域性、结构性紧张局面。
  而与此同时,煤炭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却仍旧保持高位增长。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煤炭开采及洗选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207亿元,同比增长达22.7%。
  用煤告急凸显结构矛盾
  产能过剩的另一面,是部分省份“无煤过冬”、库存告急。
  上述与会代表称,贵州省明年总体将呈现煤炭供应紧张态势,产能严重不足,目前已经全省告急。贵州省2011年全年煤炭产量预计最多1.6亿吨,新建煤矿无法弥补已经关闭的产能,因为这些新项目的产能将到明年下半年才能释放。明年上半年的整体供应偏紧无法避免。该代表告诉记者,贵州省目前已为此破例动用省储煤,以挺过这个“漫长冬天”。
关键词:煤 经济 煤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