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重工:企业参与办学解技工人才之围
企业遭遇人才之痛
刚刚过去的10月22日,三一重工A股市值过1000亿元人民币,成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首家千亿市值公司。
据悉,三一重工创建于1995年,目前有3.5万名员工。在三一集团,生产一线员工占50%,其中90%来自中职学校;售后服务体系中,中职学历员工占70%。中职学历员工占员工总数的65%,是三一重工高速发展的主力军。因此,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三一重工一直高度重视准员工的职业预备教育和在职员工的职业培训,把职业教育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助推器”。
“集团发展很快,人总是不够用。”三一集团人力资源副总监章建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感慨。每年一到9月份,章建纯和他的同事们就开始往全国各地学校跑,章建纯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三一集团今年的产值是500亿元人民币,“明年计划做到800亿元,目前工程机械制造业的人均产值是100万元。100亿元的产值需要1万人,明年至少还需3万人,而其中一半以上是一线工人。”
10月初,章建纯赶到西南交通大学和一些职业院校进行校园招聘,预招2011届的毕业生,却早被其它企业抢了先,在西南交大,三一重工的招聘活动被排到第47位。
“招人很难。”面对企业的快速发展,章建纯有些无奈。
企业参与办学的甜头
由于备受人才招聘之痛,早在10年前,三一集团就开始与职业院校合作,尝到了参与职业教育的甜头。1999年,三一重工首次与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尝试联合办学培养人才,目前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固化成标准模式:三一重工依据自行设立的标准选择学校,双方洽谈签订协议,成为联合办学对象;集团每年向联合办学学校下达订单,确定所需学生数量;与联合办学学校一起对通过国家考试所招“三一班”学生进行面试,确定其资格。同时集团派出教学人员参与“三一班”课程的设计(如在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工程机械应用与维护专业三一班”,三一重工就将混凝土输送泵与泵车、压路机等产品联合编写教材,作为课程进入教学之中)及参与教学授课等。
目前这种模式已在十余所中、高职院校中推行,为企业培养了超过6000名一线工人,其中4%升为管理者。
“与其他学校合作的模式也有一定的限制,首先学校不会把所有学生交给我们;第二,这些学生的技能和企业文化认知与企业需要还有一定差距。”此后,集团开始着手自己办学。2006年,三一集团投资两亿元创办了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三一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专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为主,同时举办中等职业教育。
“学院目前有3000名学生,学生毕业后大部分都进入了三一重工,但是还是不能满足企业需求,每年我们要大量外招毕业生,需求很大。”说这话时,章建纯有些自豪。
“企业办学最大的好处是培养出来的人可以直接能用,实际上是减少了成本,可以带来更大的效益。投入和产出相比企业是受益的。”
“尽管学校是在亏本运作,但是人力资本的价值是无法衡量的。”章建纯说。
关键词:三一重工 职业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