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牧场负责人李飞说:“20日秋收就要结束了,虽然今年受灾严重,但我们有技术和装备保证,目前看损失不会很大。”
苏沁农牧场是内蒙古海拉尔农垦集团的下属分场,今年六七月间,海拉尔垦区遭遇了百年不遇的高温干旱天气,450万亩小麦、大麦、杂粮和油菜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为了弥补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苏沁农牧场的技术工人研究出解决大型机械收割过程中跑粮、漏粮的办法。他们对机械进行定期检测,并对收割机漏粮部位及时检修。
“这些像木屑一样的油菜糠都漏不掉,大麦、小麦肯定不会漏,这样,就能保证粮食颗粒归仓。”李飞说。
在麦场院内,4辆满载麦粒的运粮车直奔计量室窗前的电子地上衡(电子地磅)驶去。不到半分钟,品种、重量、含水率等一系列数据就显示在电脑屏幕上。
李飞说,从2007年开始,场院管理实施程序化和标准化,进一步保证了粮油的收获质量。
海拉尔垦区位于北纬48度至50度之间,是典型的高寒地区,但近年来,当地的粮食产量却不断提升。
2009年,海拉尔垦区粮油总产量首次突破7.5亿公斤,同比增长19.7%,比2003年增加5.38亿公斤,增长70.5%。小麦亩产336.5公斤,油菜亩产139.2公斤,大麦亩产287.2公斤,均创高寒旱作农业纪录。
海拉尔农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范红旗说,这些成果得益于公司自2003年以来不断提高农业技术和装备水平,目前,全垦区农业装备水平已接近发达国家,田间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95%,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1.38%。
2009年,中国公布至2020年增产1000亿斤粮食的计划,粮食总产量全国排名第11位的内蒙古提出增产100亿斤的目标。
2008年,内蒙古粮食总产量达到213亿公斤,创历史新高。2009年大旱之年粮食产量仍达到近200亿公斤。今年内蒙古启动了百亿斤商品粮增产工程,集中连片打造河套、土默川平原和嫩江西辽河流域粮食核心产区。
内蒙古农牧业厅负责人表示,除了扩大播种面积,内蒙古还将通过推广地膜覆盖栽培、模式化高产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等新技术,确保优质高产作物品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通过提高农机装备水平,改善水利设施,改造中低产田,提高粮食产量,降低灾害损失。
“虽然今年遭受灾害,但我们仍然有信心用3至4年时间增产10亿斤粮食。”范红旗说。
(来源:新华网 )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