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船舶工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助理包张静表示,近几个月来,油船、集装箱船订单接连涌现,散货船订单有所减少,船市需求多元化趋势渐明。我国船企在散货船以外的船型,特别是油船订单的承接上表现不俗。这说明,我国造船业在竞争散货船以外的船型订单方面已经具有相当实力,国内造船企业根据市场需求随机应变的能力也有了很大增强。不过,应该注意的是,在油船、集装箱船订单争夺战中,长期以来韩国船企具有明显优势。如果油船、集装箱船“压倒”散货船这一市场变化持续下去,我国船企面临的竞争形势将更为严峻。
油船市场份额的大幅提高是我国在8月接单方面最为闪亮的一点。在三大主流船型中,油船不仅是当月全球新船订单成交量最大的,而且是唯一环比增长的船型,比 7月增长11.8%。与7月相同的是,8月油船订单也全部被中、韩造船企业瓜分;不同的是,8月我国船企的油船接单比重由7月的25%上升至50%。具体来看,我国渤船重工和熔盛重工分别获得了4艘和6艘苏伊士型油船订单,新时代造船公司获得了2艘超大型油船(VLCC)订单;韩国现代重工接获了5艘 VLCC和2艘苏伊士型油船订单,三星重工获得了1艘苏伊士油船和2艘穿梭油船订单。
散货船方面,虽然订单量出现大幅回落,但我国接单比例依然很高。据统计,8月全球散货船订单成交量为251万载重吨,占订单总量的35.5%,与7月的 400万载重吨相比,下降37.3%。散货船订单骤减是造成8月订单总量大幅下降的重要原因。从细分船型来看,8月全球好望角型散货船订单共有4艘、82 万载重吨,与7月基本持平;巴拿马型散货船成交量为8艘、62万载重吨,出现明显萎缩;灵便型散货船成交33艘、107万载重吨,表现较为稳定。除2艘大灵便型散货船订单被韩国现代重工拿走外,其余大型散货船订单都被我国造船企业收入囊中。专家认为,未来一段时期散货船市场活跃程度可能明显减弱,对于那些过度依赖散货船订单的国内造船企业而言,是应当果断调整经营策略的时候了。
相比7月,8月全球集装箱船新船订造市场重归平寂,仅有的2艘2546TEU集装箱船订单被江苏扬子江船业有限公司获得。尽管如此,专家仍坚信短期内新造船市场可能还会出现一波集装箱船订造的“小高潮”,国内船企应该作好充分准备。
此外,当前船价总体水平仍很低,船企新订单的赢利情况并不乐观。8月克拉克松船价综合指数为141点,延续了前几个月的弱势。究其原因,其一,船舶市场已明显是买方市场,船企议价能力趋弱,船价持续上扬的难度很大。其二,2012年下半年以后的船位还有不少空缺,船台供需矛盾比较突出。在8月新接订单中,2012年7月之前交付的船舶只有38万载重吨,很大一部分要到2013年甚至2014年才交付,而船企对于这些订单的议价能力更弱。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