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机械>  正文

工程机械维修行业任重道远 新技术引领方向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0年8月19日   来源:中国行业研究网
目前,人们对工程机械维修业的印象不怎么看好,大家都这样评论:“修一次坏一次”。什么“整旧如新”?工程机械维修业能搞好简直就是幻想。而国内用户对制造商售后服务不满的主要原因,就是不能及时把出了故障的设备修好。据专家透露,我国工程机械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约150~300小时,大修寿命约800~1000小时,分别为国外同类机械的1/3和1/5~1/20。因此,工程机械维修的任务既十分艰巨,又蕴含着巨大的商机。
  维修业比市场步伐慢半拍
  上世纪70年代,工程机械品种和数量都较少,其维修工作依附于汽车修理和农机修理。80年代,随着市场的变化,工程机械维修的局面发生了转变,汽车维修企业突出了品牌代理和连锁经营,与工程机械维修拉开了距离。面对如此局面,拥有工程机械较多的施工企业不得不组织力量自己维修,以保证施工机械的正常运转。当时口号式的修理标准是“三不漏”,不漏油、不漏水、不漏电,发动机排烟正常,无异响;工作部分运转平稳;操作轻便、动作灵敏可靠、附件齐全有效。到90年代,随着国家重点工程和高等级公路建设的飞速发展,一批具有國际先进水平的工程机械开始装备施工企业。这些设备机电液一体化技术大量采用,有的设备还设有工作程序设置、故障自诊断功能。凭经验去维修这类机械已经难以奏效。因此,采用什么样的维修方式来适应市场变化,成为维修业的一道难题。
  有专家分析认为,目前,我国工程机械维修业还不够规范,尤其是工程机械维修业的宏观管理缺乏统一的归口部门,它受国家部委和工商行政管理等多个部门的管理,权力分散、责任不清,难以在政策上协调统一,使我国的维修业管理陷入“真空地带”。由于缺乏保护维修业正常发展的法律法规,致使维修业发展无法可依,无章可循。另外,工程机械维修企业性质相对单一,基本上局限于集体、私营性质的中小型维修企业,这些企业融资意识谈薄,满足现状,难以适应市场的变化。由于维修业竞争、评价、监督和激励机制还没有建立,标准、制度不够完善,维修质量评价无据可依。这又造成了市场竞争的无序和不规范。
  专家指出,维修是直接为生产服务的,它不仅承担着修复、预防机械故障的任务,还承担着恢复、提升机械性能的任务。设备越先进,自动化程度越高,对维修的依赖程度就越大。现在,工程机械的功能已开始由单一型向多能型转变,结构越来越复杂,其可靠性也相对降低;新型机械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因为新而使其不可靠的因素增多。一旦发生故障带来的危害往往很严重,修复费用很高。由于以上种种原因,不仅维修企业应根据市场的变化而调整自己的经营方式,研究市场适应市场;有关管理部门也应制定出适应市场规律的管理办法。
  新技术引领维修业方向
  专家认为,在维修业流行的事后维修、预防维修,以可靠性为中心维修的思想,各有长短,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机械地规定某个维修单位或某种机型只能采用某一种维修方式,既不符合实际,又难以奏效。当前,发达国家的工程机械维修主要是,以状态监测为基础,可靠性维修为中心,以多种维修方式相结合,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式的视情维修。今后,随着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的广泛应用,先进的工程机械将装备机电一体化的在线自动监测和故障诊断等仪器设备,因此,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思想将成为工程机械维修管理的主导思想和发展方向。
  传统的恢复性修理,只能使有故障的机械通过维修后其使用性能接近原机的性能,没有包含技术进步的因素。而改善性修理是采用新装置、新材料和新技术修理旧机,使修复后的旧机大显神通,达到或接近新机的性能。今后,随着机电液技术、CAD技术和材料工程技术在工程机械上的广泛应用,具有集成化、智能化的新型工程机械的更新周期将进一步缩短,恢复性修理将更多地被改善性修理所取代。另外,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修复工艺来修复零件或设备的复合修理方法,如:焊接+胶粘、多种表面修复技术等。它们能综合各法之长、弥补各法之短,具有最佳的经济效益,将成为修理工艺重点研究和发展的方向。
  建立智能网络维修服务系统将是21世纪工程机械维修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在瑞士,工程机械维修服务网已遍布全国,各地区均有配件中心仓库,业务人员仅用两三分种就可以掌握维修站点和某种配件在全国的分布情况。运用网络技术,还可以超越国家、地区和时空界限,将工程机械的科研机构、技术咨询、生产厂、维修厂、配件站和使用单位联系起来,实现远程、快速、优质和全方位的服务。生产厂以此作为售后服务的主要手段,通过与工程机械配套的数据采集系统、运输管理系统、维修服务系统,直接或间接地从施工现场获得信息,在最短时间内就可采取相应措施完成售后服务。
  适应市场才能赢得市场
  据业内人士介绍,工程机械的特点是,不同厂家的机械,其制造工艺和材质都有差异;工程机械的运行状态,作业对象,作业环境,操作人员技术水平及对其维护情况等,都会对维修产生影响。此外,它还有“多变化,易损坏,难修理,”的特点,使工程机械维修成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各种工程机械在系统中的重要性及对可靠性的要求均不相同,而各种维修制度又各有利弊,有一定的适用范围,所以生硬的推行某一种维修制度,是既缺乏合理的科学性,又不符合实际而难以实现的。因此,维修制度应该有灵活、多样和复合化性质的特征。应对维修制度进行改革,把维修中的技术管理纳入机械设备的综合管理之中,市维修业的当务之急。其内容应该包括培养维修人才、检测技术,使用维修及其组织管理,经济核算等,追求成本最小化,利润最大化。这才是维修制度改革的最终目的。
  工程机械机种繁多,结构各异,任何一个维修企业都无法满足维修各种工程机械的需要,要想真正提高维修质量,降低维修成本,保证机械的正常使用,建立和健全维修市场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维修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实践证明,工程机械维修“小而全”,“大而全”的传统模式,已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的变化。要进一步在治低、治散、治弱方面做出努力,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维修市场。修维企业要与制造商家挂钩,甚至建立起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制造商应根据各地的机械拥有量及维修工作量设立维修服务网点;对社会开展工程机械维修服务的各种专业维修部、维修中心;必须建立以表面技术修复零部件的换件修配厂;以实物教学为主的培训高级技工的职业学校;以及工程机械维修与管理的研究所,并逐渐形成专业化,规模化的维修企业和维修市场。只有由专业技术修理企业承担维修,才能既保证维修质量,又可以缩短维修周期,还能降低维修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这是顺应市场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当前工程机械维修业改革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工程机械 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