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机械>  正文

新能源汽车升温,天津力神突破电池瓶颈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0年8月12日
此外,如果没有电池厂商与汽车厂商的紧密配合,电动汽车也很难担负起汽车产业革命的重任。“电动汽车一旦量产,动力电池需求量会非常大,因此,电动汽车仅仅把电池厂商当作一个简单的配件厂是不行的。二者需要紧密配合。”秦兴才说,“电池生产与汽车制造又是两个不同的专业,汽车厂商研发电池,或电池厂商制造汽车,都会带来大量的重复投资。”

  目前,国际上主要电池生产厂商纷纷和国际知名汽车厂商联合,组成联盟或合资建厂,已公布的有丰田与松下、日产与NEC、大众与三洋、博世与三星、通用与LG等,其中日本的电池厂商可以说已被国际知名汽车厂商瓜分完毕。

  也正因此,力神将自己定位为发展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锂离子电池的主力供应商。秦兴才提出,我们要集中精力研发生产电池,为汽车厂商配套,为客户提供整体电源解决方案。“与汽车厂商紧密结合,建立联盟,共同开发,最终实现共赢。”秦兴才说,“当然,不是所有的汽车厂商都是我的客户,如果汽车的电机电控不好, 电机转换效率低,汽车设计不合理,是不会成为我们的客户的。”技术出身的秦兴才如是说。

  即便所有问题都得以成功破题,200万辆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回收也是一个无法规避的难题。对此,力神提出了一个“阶梯使用,集中回收”的概念。秦兴才介绍,汽车动力电池蓄能能力较大,5-8年后虽然不再适用汽车使用,但可以作为备用电源、路灯以及家庭储能工具。即便如此,最终还是无法逃避回收这一课题, 这无疑又给政策出了一道无解题。

  混战枭雄

  电池领域摸爬滚打十三载,在同业里,力神颇有一股枭雄的意味。而枭雄之所以能从混战中脱颖而出,离不开股东的鼎力相助和技术研发的领先一步。

  2009年7月,为配合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战略,天津市和中海油进行了战略合作。天津市津能投资公司,作为力神电池控股股东,将其股份中的32.87%转给中海油,中海油因此成为力神第一大股东。

  中海油控股力神,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首先,动力电池投资成本很高,资金一直都是制约力神扩张的一大难题,而中海油提出的投资50亿元、建设20条动力电池生产线的规划,对力神而言可谓是雪中送炭。其次,中海油加盟力神,也符合天津市滨海新区的发展战略,“天津市政府对滨海新区的发展持两个思路,一方面实行对外开放,另一方面也希望内资,即央企的加盟”,至此,两家联姻即完成了“人和”。而中海油在渤海湾具有庞大的产业链,除占据了地利优势,也有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的需求。

  目前,力神拥有8.5亿元资本金,34亿元的资产。然而倒退15年,也就是1995年,作为国家机密的锂电池研发成果在日本已经实现了产业化,而此时十八所刚刚在国内申请专利。为了将十八所的实验成果实现产业化,打破日本企业的垄断地位,实现跟摩托罗拉、诺基亚,以及国内的手机企业电池配套供给,力神于 1997年12月25日发起设立,注册资本金为1.4亿元。其中,十八所独资控股的天津蓝天电源公司是第一大股东,投资了5180万元。“高科技的特点是高收益高风险,而且是先风险后收益,所以当时投资的时候,股东均是国有控股企业。”秦兴才说。
  1999年初,为了加快手机移动通讯国产化配套,国家发改委和信息产业部列出56个移动通讯专项工程,力神作为自主创新核心技术专项,位列其中。因此,国家发改委为力神特别批复了1000万国债。由于国债需委托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以下简称国开投)管理,力神因此结识了国开投。之后经过几次增资,国开投因看好力神发展,均以自有资金增资扩股,成为力神电池第二大股东。

  历史的抒写有欢乐,更有艰辛,力神也不例外。1999年力神完成建厂之后,电池生产瞄准的是摩托罗拉的大个头手机。然而,谁都没有预料到,“生产线建成了,马上开始供货了,摩托罗拉的手机突然换成小型产品了,电池也从圆柱换成方型,不仅生产的电池不能用,连建成的生产线也白建了。”想起当年,秦兴才至今还唏嘘不已。

  而屋漏偏逢连夜雨,力神的资金链出了问题,此时,“股东都不愿意增资了,为此天津市政府做了总动员,并继续由十八所攻关方形电池研发。”秦兴才说。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方形电池研发出来,并按照摩托罗拉要求生产了650毫安时的电池,等电池完工并通过摩托罗拉测试准备供货时,日本推出了700毫安时电池,还降低了价格。结果是,这款产品认证了9个月,还没出厂又夭折了。

  先是跟着上游客户后边转,后又在同类企业竞争中失利,还没有过一天安稳日子的力神开始了反思:必须转变思维方式,力神不能跟在日本企业后边进行研发生产, 必须实现跨越式发展,直接研发750毫安时电池,至此才摆脱跟在日本企业后边的现状。力神从2003年起开始为国际高端客户配套电池,直接参与国际锂电行业,特别是与日韩高端电池企业的国际竞争中。当IPAD一机难求,人们对苹果公司全球技术创新领先者地位心悦诚服时,力神作为其产品电池供应商也感受到一份喜悦。

  回顾过往,秦兴才一直很感谢摩托罗拉对力神前期发展的带动与支持,更难以忘记当年摩托罗拉对力神提出的四个要求,即要想成为摩托罗拉的长期供货商,就必须具备技术创新能力、质量保证能力、快速应变的生产能力、以及经济实力。而力神正是以为摩托罗拉配套为契机,从这四方面不断提高与完善自己,现在已发展成为具备年产5亿只锂离子电池生产能力,拥有四大系列100多个型号产品群,配套国际国内高端客户的技术领先的技术质量型企业,跻身世界锂电行业前七名。

  股东助力

  和产品研发一样,力神的上市之路更是曲折艰辛。2004年,力神在国内上市的前期准备工作刚刚完成,准备向证监会报批的时候,国家实行了《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新股发行不再分置,要求实现全流通,力神上市因此卡壳。

  2006年,经过一年的筹备,力神报批证监会香港上市,并获得海外上市批准。而2007年先“A后H”的新股发行政策又将力神的上市挡在了门外。虽然时隔几个月后证监会通知力神可以继续完成在香港上市,而此时力神的第一大客户摩托罗拉手机市场销售量快速下降,导致力神的订单也快速下降,2007年反比 2006年出现了负增长,上市又卡壳了。

  为了生存和发展,力神不得不迅速调整客户结构,致力于新客户开发。

  值得庆幸的是此时的力神已经位列世界前十大锂电池生产商,用秦兴才的话说,自身已经具备了“造血”能力,因此,很快成功开发了苹果、三星、沃达丰, 萨基姆等一系列高端客户,到了2007年11月,已超过了2006年同期水平。2008年初,力神引入了战略投资者,以每股5元的高溢价增发了1.2亿股,募集了6亿元的资金,加上老股东分红转增股的部分资金,又配上些贷款,筹集了10亿资金建设了第五期工程。
  两次上市都因为政策影响而卡壳,现在上市就有个突出的矛盾:五期工程刚建完,还没完全达产,马上就要建六期工程生产汽车电池,而六期工程投资更大,新投资的部分还没产生效益,利润就被摊薄了,此时上市负担太重。

  因此,力神董事会采纳了第一大股东中海油的意愿:先发展。“近期召开的股东大会,计划再募集25亿元左右资金,配上适度的银行贷款,先把10万辆电动汽车的电池生产能力建设起来。”秦兴才说。

  而上市的问题,力神董事会也在进一步统筹规划。“通过上市,进入资本市场融资,将力神发展成为公众型公司,一直是我们长期不变的目标。但如何做到公司快速发展需要持续投入与上市工作两不误,是公司董事会需要统筹考虑的问题。”秦兴才说。

  秦兴才介绍,力神刚刚向天津市委市政府汇报了五年发展规划,“经过5到10年,把力神打造成一个能够为客户提供整体电源解决方案的国际一流的国际化、技术、质量型公众企业,销售规模达千亿,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锂离子电池的主力供应商。”48岁的秦兴才透露,“目前力神也在积极参与智能电网项目的招投标。”他说,与做汽车电池相比,电网的蓄能模块对重量和体积要求并不苛刻,但是也有一些特殊性能要求,比如使用寿命要更长,蓄能能力要求更大,在大电流冲击时承受力要更强,与电容器匹配度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