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煤化:技术改造 在低碳发展中迸发活力
发展低碳经济是陕煤化集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实现“十一五”规划基本方略的重大举措。自成立以来,陕煤化集团就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陕西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注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陕煤化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华炜表示:“我们在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同时,也配套制定了节能减排‘十一五’规划和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积极探索实践低碳经济,使低碳经济、绿色经济成为企业发展道路上的取胜之道。”
技术改造 助推老企业转型振兴
陕煤化集团下属的部分老企业,因生产装置大多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建设的老系统,产品结构单一、工艺技术落后、历史包袱沉重,生产成本一直居高不下,企业生产效率低下。为使这些企业尽快摆脱困境,步入科学发展的快车道,集团公司以技术改造为突破口,加大资金投入,对老企业的老设备进行改造优化,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节能减排的效果显著。
在煤炭产业上,集团公司对所有矿井进行了一轮拉网式的安全技术改造和采掘机械化改造,调整生产布局,简化生产系统,推广以提高煤炭回收率和高效利用率为主的源头节煤技术,减少资源损失。对老矿井中具备资源条件的玉华、韩家湾、王村斜井、象山等矿井实施了技术改造,大力发展采掘机械化,大大提高了矿井采煤效率。集团公司投入大量资金,对所属的铜川蒲白、韩城、澄合矿务局原有的风机、锅炉、供电系统等进行技术改造,逐步淘汰高耗能、低效率设备。加快瓦斯抽采利用步伐,逐步建立了陈家山、大佛寺、象山、下石节4个瓦斯抽采利用示范矿井。编制矿井水处理方案,使矿井水处理能力与矿井涌水量匹配,确保了“十一五”末矿井水复利率达到70%以上。加强对现有矸石电厂、洗煤厂技术改造,淘汰落后工艺,减少了电耗、水耗和介质消耗。逐步关闭经济效益差、污染大的焦化厂,降低了能耗,取得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陕煤化集团总经理高仰才说:“通过这几年的技术升级和改造,这批老企业在节能减排上得到了快速提升,生产经营、效率与职工生活水平都有大幅度提高。现在煤矿的整体形象,从技术含量到环境保护,再到综合利用,都符合新型工业化要求。”
在新矿区开发中,从设计到建矿都按照循环经济的要求来设计、施工、建设、投用,全面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大型现代化装备,采掘机械化程度均为100%。在建设的同时,污水处理、环境保护、绿化、井下等建设,都要达到工厂的管理水平,建设矿井的同时也建设了一个花园。预计到2010年底,集团公司将实现在煤炭板块累计完成投资212.8亿元,煤炭产能达到10479万吨/年。目前,生产矿井采煤机械化程度达到94%,综掘机械化达到75%,矿井安全生产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普遍增强,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化工产业上,陕煤化集团围绕原有化工企业进行产业升级和产品结构调整,分别实施了陕化工艺系统技改、陕焦公司95万吨/年焦炭及20万吨/年甲醇、渭化公司11万吨/年醋酐联产醋酸、陕化公司节能减排技改等7个项目。
以陕化公司为例,该公司是上世纪70年代建设的老化工企业,已运行了近40年,工艺设备明显落后,能耗高、污染重,合成氨、尿素运行成本居高不下,与同行业先进水平差距较大,2006年6月,陕化公司被国家发改委确定为千家重点用能企业之一。2007年,该公司对制约合成氨生产的造气、净化和压缩系统进行扩能改造,使吨合成氨生产成本下降150元,年均经济效益达3600万元,生产环境全面改善。
陕煤化集团所属的陕西比迪欧化工公司以1,4-丁二醇为主营项目,采用美国、瑞典等国先进的工艺技术,被陕西省发改委确定为重点建设项目,自2009年5月建成投产以来,1,4-丁二醇产量达到了日产90吨,纯度99.63%以上,在全国处于领先。今年,该公司准备再次斥资45.76亿元,投入到节能减排技改项目中,新建60万吨/年合成氨装置、52万吨/年尿素装置,预计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增加产值26亿元、税后利润6.3亿元,届时将有力促进产业全面升级。
在陕煤化集团上下的一致努力下,2009年,集团公司万元产值能耗降为1.25吨标准煤,提前实现了“十一五”期间的节能减排目标。
关键词:煤机 陕煤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