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博会凸显新疆煤炭行业投资热潮强劲升温
7月24日,为期3天的第七届中国新疆国际煤炭工业博览会在新疆国际博览中心落下帷幕。本次展会荟萃中外煤炭名企,可谓是中国西部煤炭开采、设备采购、安全生产技术交流的盛会。
从开采到深度开发,从矿产开发到上下游的煤机制造,本届展会参会规模之大、人数之多、范围之广均创历史记录,会上达成交易合同及意向近700亿元,实际签约额达到33亿元,均高于往届。展会所透露的信息凸显了在“一主两翼”运煤专线建设、对口援疆和西部大开发契机下,新疆煤炭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投资热潮,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和煤炭产业的深度开发使我区能源矩阵浮出水面。
煤炭巨头展示投资信心
7月22日上午,新疆国际博览中心。展会还未开幕,咨询、洽谈已迅速升温,潞安集团、兖矿集团、徐矿集团、美国电缆、加拿大萧爱、德国福伊特、郑煤机、沈阳北方交通重工等国内外知名矿业集团和设备商已拉开架势,展示企业的产品、技术、发展情况。
在国际博览中心的室外展厅,国际煤机集团、郑煤机集团、山东卡特重工等企业的展品抢人眼球。而在室内展区,潞安、兖矿、徐矿、美国博地等矿业开发企业则占据中心展位。
在这15000平方米的室内外展区,汇集了600家参展企业,其中矿业开发企业400家,设备商200家,可谓盛况空前。相比之下,上届煤博会参展的企业只有200余家。
首次参会的雅柯斯电力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是我国技术领先、规模最大的柴油发电机组制造商之一。公司技术服务总监范益平告诉记者,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后,新疆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同时新疆丰富的煤炭资源吸引了不少知名煤企投资开发,市场需求较大,我们希望通过展会,宣传自己的产品,在乌鲁木齐建立代理商,在3年或者更短时间内,使企业在疆业务得到迅速拓展。
安徽盛运股份公司驻疆办主任朱雯一边记录着客商的信息,一边告诉记者,进入新疆市场仅3年,企业已与神华集团、首钢集团、兖矿集团、鲁能集团以及兵团各相关企业有了深入合作,目前在疆的销售额已经占到公司总销售额的20%。此次参会他们做了充分准备,每一位咨询的客商,他们都做详细记录,以便日后联系拓展业务。
较早进入新疆的徐矿集团同样看好这一有利时机,徐矿集团新闻中心副主任袁玉林用“好政策、好机遇、好平台”的“三好”评价,代表了参会企业的共同心声。
记者从煤博会组委了解到,煤博会是乌洽会前新疆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影响范围最广的会展活动之一。本届展会从规模和人数上均超过历届,同时高科技产品参展数也超过往届。此次展会参展范围除涉及大型煤炭企业集团、煤矿工程与设计成果、煤炭设备与煤矿安全技术等各种展示外,同时还举办高端论坛,对相关项目的实施进行现场探讨和交流。
新一轮投资热潮强劲升温
在中心展区,大屏幕和巨型展板上的新疆发展战略,显示着徐矿集团对新疆的投资信心。作为最早进入新疆的特大型煤炭企业之一,徐矿集团董事长皇新海把新疆称作“第二故乡”,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徐矿集团计划到2020年在新疆投资要达到1600多亿元,建设年生产能力1.8亿吨的矿井,配套实施煤电煤化工等综合开发项目。
煤企加大投资,以煤为生的五大发电企业也不甘示弱。在展会开幕前一周,中国电力投资集团便率先来疆,与自治区进一步接洽,积极抢抓“西煤东运”战略机遇,在“十二五”期间加大投资,重点推进哈密煤矿项目,同时公司还计划到2020年在伊犁投资1000亿元,建设大型煤化工产业基地,实现伊犁河谷煤炭的就地转化。整个投资累计达到1500亿元以上。公司总经理陆启洲表示,要把新疆作为集团发展的重中之重,举全力推进在新疆的产业集群建设。
此外,华能集团表示,未来10年将投资1000亿元加快新疆能源开发建设;华电集团也披露,未来10年计划在新疆投资1000亿元以上;国电集团“十二五”期间计划在新疆(含兵团)投资超过1000亿元;大唐集团计划到2020年在新疆投资1200亿元。仅五大发电公司未来10年在新疆的总投资将超过5000亿元。
无论是煤企还是五大发电企业,看好的是新疆的煤炭资源。有关数据显示,新疆预测煤炭资源量2.19万亿吨,占全国预测煤炭资源量的40%。丰富的资源和优惠的政策使新疆成为煤炭、煤电、煤化工产业的投资开发热土。
在此背景下,今年的煤博会自然成为了煤炭及相关产业的关注对象。已经落户新疆的国内煤炭20强企业和五大发电集团,成为了本届展会的主力军。
关键词:装备制造 煤博会 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