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迁“进化论”
2005年底,囿于产能及物流瓶颈,杭叉主动作出搬迁决定。
但何时搬?搬到哪儿?怎么搬?都将决定这个企业未来命运的走向。
经过长时间的准备,2009年7月1日,杭叉临安生产基地几乎在一瞬间实现全面投产。仅用10天时间,“杭叉完成了该企业历史上规模最大、距离最远、外部环境最为复杂的一次搬迁。”杭叉董事长赵礼敏对此作出了这样的评价。
据记者了解,杭叉在此次搬迁中不仅达到了销售零影响、员工零上访、效益零下降的目标,并在2009年实现了内销、出口、效益行业最佳。
然而在赵礼敏看来,这次搬迁不仅让杭叉抓住了今年上半年的火爆市场,更重要的是,杭叉因此实现了从传统制造向现代制造的彻底转型。试想一下,假如搬迁略微向后拖延一段时间,杭叉很可能在尚未磨合到位的状态中失去眼下“突然”出现的火爆市场,也很有可能被其他优势企业从此拉大差距。
赵礼敏对《中国工业报》记者表示,搬迁之后,最直观的变化是产能的大幅提高。据他介绍,如今的杭叉工业园已经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最大叉车研发、生产的单体工厂之一,年产能力单班达到6万台,双班达到8万台。而此前的旧厂区满负荷运转的最大年产能也不过3万台左右。
搬迁后,杭叉终于突破了原有场地的限制,全部实行专业化生产流水线组装、调试和整机检测,拥有了五条叉车总装线、四条整机检测线、三条门架装配线、两条桥箱装配线和四条部件及整机涂装线。同时,新基地大规模应用数控焊接变位机、焊接机器手、激光切割机等新设备,使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得到大幅提高、现场环境明显改善,而且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赵礼敏认为,新厂区较为先进的生产装备及优厚的厂房资源,尤其是ERP等信息化手段的应用,对生产工艺的优化产生了质的飞跃。“它使计划更精确,成品及零部件的库存和运输等物流费用大幅降低,同时企业应急交货的反应能力也得到进一步增强。”他说,现在的零部件都采用蓄电池牵引车运输,使整个园区物流更加顺畅、行车更安全,还降低了空气和噪声污染,达到了节能减排的目的。
据记者了解,杭叉搬迁之后,注册设立了浙江杭叉工程机械集团,把9个生产型子公司纳入集团化管理范围,这不仅能够提升该集团的整体形象,而且节省了一大笔管理运营费用和时间。一位杭叉内部人士告诉《中国工业报》记者,“因为老厂区的办公地点相对分散,以前办一件事情有可能需要一整天,而现在同样一天的时间可以完成之前数倍的工作量,效率提高不少。”同时在生产上,杭叉结合工业园布局,坚持“两头强、中间精”(两头指研发和销售,中间指整机制造)的发展模式,逐步转移低附加值产品的生产,利用社会资源走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这正是赵礼敏最为看重的一点——通过搬迁实现杭叉生产组织方式、管理模式、增长方式的彻底转型。
杭叉因素
“在恰当的时间做恰当的事。”这是一位业内专家对杭叉的印象。
的确,正是去年年中的这次关键性的搬迁,使杭叉在面对眼下这段突如其来的火爆行情时,有了更为沉着的应对能力,当然也为其带来了可观的市场效益。
而这在另一些业内人士看来,杭叉已是推动我国叉车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它的这次转型将对我国甚至世界叉车制造行业带来深远的影响。
首先,对于我国叉车制造业来说,杭叉产能的翻番,势必会带动叉车产业链的扩张和发展,部分相关配套件企业无疑将从中受惠。同时,在杭叉原有的品牌效应支持下,新的工业园给该企业带来的产能放大和技术工艺的提升,或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我国叉车行业的竞争格局,尤其是对叉车生产规模较小的工程机械企业来说,将会迎来更加激烈的竞争。
其次,有资料显示,我国已于2009年首次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叉车制造和销售中心,去年的销量达到138908台(美国在12万台以下)。而杭叉2009年的销量约为34000台,虽然年初该企业制定的经营目标是2010年销量力争突破4万台,但通过产能扩张之后仅今年1~4月就达到1.9万余台的销量,这似乎表明,4万台的目标不难实现甚至大有超越的可能。虽然有业内人士看淡今年后半年的市场行情,但随着日前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将今年走势定调为“前高后稳”(之前大部分业内人士对今年工程机械市场行情预测为“前高后低”),可以想像,我国有望在2010年继续蝉联世界叉车销量的冠军,甚至逐渐拉开与身后其他国家的距离,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最大叉车制造和销售中心。而杭叉的这次转型升级无疑将是其中的关键因素之一。
“从目前的市场来看,今年的势头很好。一季度一些企业销量均创下历史新高。”赵礼敏也向《中国工业报》记者表示,世界经济正在复苏,中国经济正在步入一个新的上升通道,物流业也已被列入十大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2010年形势总体来讲对叉车行业是有利的。
但他指出,行业竞争也将随之变得更加激烈。目前我国已有100余家叉车生产商,世界上较为著名的叉车跨国公司均已全面布局中国市场,独资、合资企业大批涌现。2009年在全球叉车行业整体遭受重创的情况下,仍有后来者不断进入。同时,山推、柳工、龙工、山河智能等大型工程机械集团也纷纷介入并逐步释放产能。赵礼敏认为,行业同质化竞争将日趋激烈,加之原材料及人工成本的高企,利润下降已成普遍现象。
但业内专家也表示,包括杭叉在内的我国部分叉车制造企业,近几年通过各自的转型升级,已经初步具备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长远来看,随着中国叉车市场容量的日益扩大,我国将不仅只是世界最大的叉车制造和销售中心,还有望成为引领世界叉车制造业的技术强国。而杭叉也已剑指世界叉车前五强。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