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心北行约30公里,一座占地120亩的花园式垃圾焚烧发电厂成为空阔农田间最醒目的建筑。而在它对面不足一公里远的地方,是这个城市唯一的并且已经终结使命的垃圾填埋场,延绵数百米的垃圾山高出地面近30米。
这家位于济南市济阳县孙耿镇高家村南侧的垃圾焚烧发电厂,由济南市政府联合香港上市的中国光大国际有限公司于2010年10月合作建成,是目前国内一次性建设规模最大的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每天晚上9时到第二天上午11时,全市四面八方汇集到市区垃圾转运站的生活垃圾集中运到这里,4台日处理垃圾500吨的焚烧炉和2台18兆瓦的汽轮发电机组同时运转,将垃圾变废为宝转化为电能。”负责项目运营的光大环保能源(济南)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宋振忠说。
他告诉记者,这家垃圾焚烧发电厂总投资9亿元,年焚烧处理生活垃圾不低于66.7万吨,年发电量约2.7亿度,可供10万个家庭用一年。目前济南市每天产生的2000多吨生活垃圾已全部在这里实现焚烧处理。
数据显示,自运营起至今年11月20日,该垃圾焚烧发电厂已累计处理垃圾106.69万吨,焚烧垃圾83.2万吨,累计发电24213.64万度,上网电量20128.42万度。
“垃圾焚烧发电将成为济南市解决生活垃圾问题的主要出路,垃圾填埋将成为历史。”济南市城市管理局生活废弃物填埋中心总工程师陈长忠说,焚烧后剩余的残渣和飞灰仅占垃圾总量的10%左右,不仅节省了城市空间,同时可以减少填埋场垃圾渗滤液对周边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
陈长忠指着不远处占地552亩的济南市生活垃圾废弃物处理中心说,高大的垃圾山下已经掩埋了630万吨垃圾,达到了饱和状态。“我们正在对填埋场进行封场,并且已经做出规划,不久的将来这里将被绿化成生态园。”他说。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越来越多“寸土寸金”的城市正遭遇“垃圾围城”的困扰。在这一背景下,从垃圾填埋转向焚烧发电,成为城市破解这一难题的新出路。
继今年3月份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上调垃圾发电上网电价的利好政策后,今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二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明确提出了提高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的新要求。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