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能源>  正文

时评:光伏走出“双反”困境需上下游合力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11/12/2012 14:40:49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光伏“双反”战,依旧在继续。

  11月7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作出终裁,认定从中国进口的晶体硅光伏电池及组件实质性损害了美国相关产业,美国将对此类产品征收反倾销和反补贴?“双反” 关税。

  8日,欧盟委员会正式发布公告,称已对从中国光伏企业进口的硅片、电池、组件启动反补贴调查。此前的9月,欧盟已经对中国光伏电池正式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欧盟紧随美国之后,对中国举起光伏“双反”大棒。

  早在今年7月,中国商务部发起对原产于美国和韩国的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反倾销调查和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进行反补贴调查。11月1日,中国商务部宣布对原产于欧盟的太阳能级多晶硅进行反倾销、反补贴调查。

  “双反”之战可谓扑朔迷离。发起国说,“双反”是为了维护交易秩序的稳定和市场环境的公平,被“双反”国则认为,发起“双反”就是狭隘的贸易保护主义、贸易救济。

  在这一轮又一轮的“双反”拉锯战中,主动权一会儿在你手,一会儿在我手,又怎能辨清谁在针对谁?哪次是哪次的反制措施?

  或许这里没有公正方与不公正方,决定整个游戏脉络的应该还是整个全球光伏市场的前景与困忧。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林如海就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无论是欧美对我国光伏组件双反,还是我国对欧美多晶硅双反,都是在WTO规则下行动,无可厚非。所以,不存在反击不反击的问题。就涉案产品来说,提起双反一方,肯定是相对劣势,感到威胁了,请求帮助,被反一方肯定是相对强势。WTO给成员国规定了很多义务,同时,也赋予了大家权利,才会有这种"双反"战的出现。”

  诚然,商场如战场,只有旗鼓相当的对手相遇,才会有争夺。所以“双反”战的出现从侧面证实在全球光伏市场上,中国的话语权与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在全球经济不景气、光伏市场疲软的情况下,中国光伏企业仍在“寒冬”中,“作为光伏产品供需的大国,中国关键还是要在光伏"双反"拉锯战的缓冲期内,赶紧强壮自己。”林如海如是说。

  中国对美、韩、欧的“双反”多是在多晶硅领域,而美国、韩国、欧盟发起的“双反”,主要针对中国的光伏电池及其组件。弘亚世代光伏分析师张虹坦言:“在光伏领域,或许没有别的环节有"双反"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