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能源>  正文

多重政策利好新能源汽车之路还有多远?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10/26/2012 11:48:22   来源:央视网汽车原创

     据有关媒体报道,上海近期将出台新能源车补贴办法,除了国家和地方为新能源车车主提供的现金补贴外,还将专门提供一批沪牌号段供新能源车车主使用,届时部分新能源车有望免费上沪牌。另据报道,北京也就有关购买电动车的政策也在研究当中。

      相关的促进新能源政策如果实施,对想买车又拍不上车牌的消费者来说无疑具有极强的诱惑力。但新能源汽车免上牌费和政府高额补贴,是否能够吸引到部分消费者购买新能源车作为短途代步工具?

  国内新能源汽车现状

      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1至8月,国内主要生产厂商共销售新能源车型6019辆,其中纯电动汽车2661辆,混合动力汽车3358辆。从数量上来看,我国的新能源市场才刚起步。

      政策层面的大力扶持,国家财政部、工信部和科技部日前发通知称,将实施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工程,中央财政将安排专项资金,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国务院今年早些时候出台的新能源汽车规划也明确提出:“有关地方实施限号行驶、牌照额度拍卖、购车配额指标等措施时,应对新能源汽车区别对待。”
有了国家政策的扶持,新能源汽车市场将获得更大的发展动力。专家指出:“补贴与赠与车牌的政策一旦到位,相信新能源车的购买会出现井喷的状态。”

      汽车业内分析师张志勇认为,随着更多产品的上市,混合动力私家车价格还将继续下降。“混合动力汽车市场一旦启动,将是一个‘加速度’的销量增长。”而如果广州、上海的政策被其他城市仿效推广,那对新能源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更将是历史性的利好。

  政策利好 新能源之路漫漫

      虽然政策出现利好,但新能源的春天是否就真的来了呢?答案显示是否定的。各种政策的细则以及落实的力度都对政策的实际效果有着很大的影响。业内人士表示,即便是新能源汽车发展光明,所有优惠政策都能落地,新能源汽车也不会马上踏入发展的快车道,如果新能源车的技术(譬如续航里程和充电配套等)跟不上,消费者“改买”的念头很难持续,政策推动效果也会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