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能源>  正文

光伏检测:“双反”寒冬里的机遇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9/27/2012 11:24:35   来源:中国科学报

  本报见习记者 于思奇

  近日,一年一度的“Red Herring亚洲100强”评选在香港揭晓,国内半导体及光伏检测解决方案提供商合能阳光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合能阳光”)成功入选,成为亚洲最具创新性和前瞻性的成长型公司。

  在欧美“双反”大棒挥向中国、光伏行业“哀鸿遍野”的时刻,合能阳光却能被业界公认的有着“硅谷圣经”和“投资风向标”之称的Red Herring杂志评选为亚洲百强,实属不易。

  到底是什么样的特色和优势让其在这样一个光伏行业的“冬季”里逆势生长?9月20日,合能阳光总经理肖宗杰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道出了其中的“秘诀”。

  “冬天”里的“春天”

  “我国光伏行业的现状是两头在外,中间在内,所以"双反"对于我们做光伏检测的自然有影响,因为客户的生产规模或许要进行调整。”面对当前“双反”可能给企业带来的影响,肖宗杰这样告诉记者。

  “但是,"双反"也给我们带来了机会。”肖宗杰补充道,“在光伏产品供不应求的情况下,生产企业对于品质的追求就相对较低,而现在质量就是光伏企业的生命。”

  肖宗杰所说不无道理。

  据记者了解,几年前,企业对单晶棒的检验只凭肉眼,只要看到单晶棱线,就会照单全收。

  杜邦电子与通讯事业部大中国区总裁郑宪志也曾跟记者表达过类似观点。他认为,在市场需求量巨大时,什么样质量的产品都会充斥其中,唯有竞争,才能去除糟粕。这也是一个市场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必经过程。

  正如郑宪志所说,当2008年前后,硅片从原来的四五十元下降到二十几元,大幅下滑的价格开始无情侵蚀企业利润的时候,光伏厂商才开始纷纷注重产品的质量检测。

  “从那时起,光伏厂商开始注重电阻率和型号以外的翘曲度、隐裂、位错、氧碳含量等指标的检测,因为这些与产品的碎片率和转换效率息息相关,而检测的频率也从最初的抽检变为现在的在线全检,这就给我们带来新的机遇。”肖宗杰说。

  以质取胜

  在“双反”来袭之时,作为质量的把关人,合能阳光对于光伏厂商如何渡过难关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竞争力是企业的灵魂,要想在光伏行业这轮大浪淘金中脱颖而出,质量和竞争力是必需的。”肖宗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