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能源>  正文

我国光伏产业发展快速产业重在"内修"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9/18/2012 11:24:32   来源:中国电力报

  近年来我国太阳能发电、太阳能光伏产业快速发展。2010年,我国大陆地区光伏电池产量达1000万千瓦,占全球市场份额的50%以上。到2010年底,全国累计光伏电池安装量总计86万千瓦,其中大型并网光伏电站共计45万千瓦,与建筑结合安装的光伏发电系统共计26万千瓦。

  “十二五”时期,我国太阳能发电将有怎样的发展方向?日前,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太阳能发电发展“十二五”规划》,根据《规划》,大力推广分布式发电、促进光伏制造业健康发展,将成为“十二五”期间我国太阳能发展的最大亮点。

  分布式光伏发电备受重视

  《规划》提出,到2015年底,我国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100万千瓦以上,年发电量达到250亿千瓦时。将重点在中部地区建设与建筑结合的分布式光电系统,建成分布式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1000万千瓦。

  不难看出,积极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将是未来国内光伏市场应用领域的重要方向。据测算,分布式发电投资将占到总投资的60%。《规划》对分布式发电大规模应用提出了具体思路:鼓励 有条件的城镇公共设施、商业建筑及产业园区的建筑屋顶安装光伏发电系统,支持在大型工业企业的内部电网中接入光伏发电系统,探索并建立适应用户侧光伏发电的电网运行技术体系和管理,从体制和相关扶持政策上督促地方政府、电网和发电企业积极落实。

  与建筑结合的分布式光伏发电是太阳能发电的重要应用方式,在本地消纳、减少损耗方面有显著优势。但现实情况是,我国尚未形成适应分布式发电发展的电力体制和价格机制。

  中国太阳能学会秘书长孟宪淦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外分布式光伏发电采用得很多,对国内来说,关键是要并网,否则就会造成浪费。在电网接入和并网运行管理上,我国还没有建立与分布式发电相适应的电网接入和并网运行机制,无法充分发挥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小、效率高、效益好的优势,极大影响了分布式能源企业的积极性,制约了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大规模发展。

  “相关部门正在对《电力法》进行修改,酝酿对分布式光伏发电采取与大型电站一致的固定上网电价政策,一定程度上也会解决现在存在的问题。”孟宪淦说。

  在大力推广分布式太阳能光伏发 电的同时,建设新能源微电网示范工程,完善太阳能发电技术创新体系,提高太阳能发电产品竞争力,巩固光伏发电制造行业在全球的持续竞争优势,也是“十二五”时期的重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