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能源>  正文

风电投资热潮正褪去风电还能“红海”多久?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9/12/2012 11:32:28   来源:英大网 | 作者:张晓燕韩伟罗朝云   作者:张晓燕韩伟罗朝云

  在内蒙古,由于受风电消纳能力的限制,目前投产的94座风电场中,只有44座风电场的运行时间能达到每年2000小时以上,甚至还有13座风电场的年运行时间不满1000小时。内蒙古一多半的风电场是亏损的。

  8月8日,在第三届内蒙古风能产业发展论坛上,不少业内人士表示,对风电的前景越来越看不清楚了。

  风电“红海”

  亏损让在内蒙古布局的风电企业开始变得理智,一些风电企业开始研究当地电网的接纳能力,而地方政府也已经停批新的项目。一些民营资本开始选择退场,风电投资的热潮正在褪去。

  “原本计划拿出100亿元投资的风电项目,但现在蒙西地区的用电负荷上不去,风电上网受限,估计三四年内也难有大的改观。前几年我们投了10亿元开发了汇德风场项目,预计今年会亏损,现在不准备继续投风电了。”湘投控股内蒙古汇德风电驻呼办事处主任王强说。

  来自内蒙古能源局的一份材料显示,目前,内蒙古96%的风电项目是由大企业开发。一些大型国企对于开发风电项目也开始变得谨慎。

  “从今年开始,中广核集团投资方向会有所转变,将从‘三北’地区向南方地区转移。我们把限电较为严重的黑龙江、吉林、内蒙古、甘肃、新疆区域列为‘红海’,把不限电地区列为‘蓝海’,而今后中广核的投资方向也将从‘红海’转移到‘蓝海’。”中广核风电内蒙古分公司总经理明少林对《能源评论》记者说。

  随着风电场的增多,原本效益还不错的风电场,现在的收益也大不如从前了。

  距离呼和浩特110公里的辉腾锡勒大草原,是内蒙古开发最早的风电场。“辉腾锡勒”是蒙语,汉语的意思是“寒冷的山梁”。由于地处内蒙古高原,又是一个风口,这里的风力资源非常丰富。目前,这里已经有华能、大唐、华电、北方电力、京能、中广核等7家大型国有企业驻扎,总装机已超过100万千瓦。

  “前几年限电还不明显,从去年开始风电场多了,规模大了,限电开始越来越多了。”隶属于华能的内蒙古北方龙源风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郭德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