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能源>  正文

光伏很受伤:同济大学你能用点心不?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9/12/2012 11:16:36   来源:OFweek太阳能光伏网

  虽然近几年来光伏发电的内需装机容量逐年大幅度提高,并且在整个行业产能中所占据的比例也是逐步提高。但同时,一个毋须质疑的事实是,内需装机容量在整个行业产能中所占据的比例仍然明显偏低,“出口拉动型”的被动局面依然没有从根本上得以改善。

  从应用的类型来看,可以将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应用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太阳能光伏电站发电后由国家电网进行并网收购;二是太阳能光伏电站发电后完全自用与消化;三是太阳能光伏电站发电后在用户侧与电网输电合并使用(光伏电微网技术)。

  而在如何扩大光伏内需应用的思路上,由于前几年的基本观点是“要有广阔的地面空间”,于是西部地区的广阔大地一时间成为了“热土”,大型的地面集中式光伏发电站也随之大量地出现。但是,在“壮观”的背后所显现的则是现实的困局。

  大型的光伏发电站虽然建成了,但电发给谁呢?在这种情况下,“西电东输”似乎成为了唯一的选择,但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则是难上加难。这是因为,在传送能量密度相对较低的光伏电能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层层升高电压,还要配套新建一系列高压、超高压的输变电装置,并且在到达了目的地后,还要经过层层降压后才能够使用,传送的成本相当高,并且规模化传送的各种条件也还远没有具备。

  鉴此,原来的基本思路在实际的应用中遭遇到了“经济合理性”的挑战,思路的改变也就成为了必然,“自发自用、内需转机在屋顶”也逐渐开始成为了扩大光伏发电内需的基本观点,而大量的调查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

  实际上,在全球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中占据了超过70%份额的欧洲,采用的基本模式也就是“分散开发、自发自用”的模式,其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充分利用了“屋顶”来扩大光伏发电的内需。

  随着“光伏屋顶”被寄予厚望,各种太阳能光伏建筑的设计大赛也在世界各地火热展开。中国大学原本在这一赛事上不见踪影,但是随着中国光伏产业的日益发展,无论是出于宣传光伏企业自身,还是振兴中国光伏产业,展示大学生创意,中国的大学生都有必要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