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能源>  正文

发展核电:仍需科普科普再科普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7/19/2012 17:16:59   来源:科报网

  “核电发展对公众而言,第一是科普,第二是科普,第三还是科普。”日前中国工程院在天津举办的第139场中国工程科技论坛,将主题定为“我国核能的科学发展”。包括15位院士在内的业界人士谈起核电,在“核电亟待科普”这一老话题上,再次达成共识。

  在核电审批从福岛事故之后的“停摆”中新近开闸的关口,把这一旧话重提,会在多大程度上刺激公众尚显脆弱的神经,业界仍存担忧。这从会上会下都感觉得到。

  福岛之后“反核”的声音更易引发共鸣

  在会下跟记者谈话中,国内核电四大业主之一的一位高层人士表示,福岛事故之后,“反核”的声音更易引发社会共鸣,甚至影响到相当高层;而“挺核”的主张往往被指向利益圈驱使,以至许多正当表达都底气不足。这对核电的健康发展十分不利。

  会上也有院士演讲中指出:“尽管因核电事故死亡的人数远少于煤炭的矿难和交通事故,但由于核事故具有一定的后效性和扩散性,每一次事故都增加了人们对核电安全的担忧,甚至使人谈核色变,这给核电发展带来负面冲击。”

  中国核电发展首先要过公众心理关口

  事实上,在世界范围内,“反核”、“恐核”跟“挺核”的对立由来已久;只不过,前者在舆论层面所占的上风似乎从未像现在这样明显。业内普遍认识到,“科普科普再科普”的现实困境实际上反映出,中国核电健康发展,首先要过公众心理关口。

  多位专家表示,在美国三哩岛、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之后,都出现过“反核”声音高涨的现象,并一度带来范围不等的“弃核”行动。这跟股市崩盘时的恐慌性抛售有些类似,是核灾难过后心灵尚未平复的正常反应,虽可理解,但谈不上很理性。治愈这样的心灵创伤,一靠时间,二靠持续不懈的科学引导。

  核电科普为何必要?

  记者就“核事故损失远小于其他事故,为何却导致‘恐核’”采访多位专家,他们的分析中比较共性的几点包括:

  ――核能“原罪”。人类首次利用核能,很不幸地是在战争场合。二战结束前广岛、长崎上空的那两朵蘑菇云所带来世界末日般的巨大伤亡,是所有“核恐惧”的根源。这使核能理所当然地背负上了“原罪”,“你可以令人信服地纵谈和平利用核能、人类控制核能的美好前景,但却很难抹平那样惨痛的原始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