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号称“世界太阳能产业的领导者”的皇明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向中国证监会报送申请材料,拟在A股登陆上市。不料被经销商揭发其偷税漏税,致使多年的上市计划再度搁浅。
时隔两年,皇明再次冲击IPO,却依然面临着盈利下滑、资产不足、高额负债以及上市圈钱的质疑声。
新能源产业在一轮夹杂着跑马圈地和政绩工程的虚假繁荣以后,受到资本市场以及相关监管部门的“额外关照”。
同样,面临诸多质疑的老牌太阳能企业,皇明上市前景依然不明。
纷乱的子公司
4月6日,中国证监会发布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申报企业基本信息情况表》显示,截至2012年4月5日,皇明太阳能的申报仍在“落实反馈意见中”。
此前媒体报道,皇明洁能控股有限公司未来将有超过17亿元的投资规划,计划通过皇明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A股IPO筹资13亿元。
4月15日,皇明品牌总监周春玲回复时代周报记者说,“这个数据是不准确的,具体投资项目和数目我也不方便告诉你,要等上市后的披露”。
据报道,皇明控股至去年9月末负债总额达23.8亿元,负债率64.26%。但周春玲对本报记者否认了这一数据的准确性,并一再试图撇清控股公司与谋求上市的股份公司间的关系。
“媒体常常把我们的‘股份公司’和‘控股公司’的数据混在一起说,但实际上二者是截然分开的。”
根据周春玲介绍,皇明要上市的是股份公司,主营光热、光伏等热力产业;控股公司做的是另外一些独立的业务,包括节能、光伏发电、旅游、酒店等非热力产业。二者是独立的产业,彼此没什么关系。
然而,这两者之间,在模糊的“皇明太阳能”旗下,基本概念尚无法理清。
周春玲在回应时代周报记者提出的相关问题时称,对于“皇明”旗下子公司具体状况不清楚,但子公司应该都是独立的,只是依托皇明品牌对外推广,与谋求上市的皇明太阳能股份无关。
值得关注的是,尚未公布财务、集团架构模糊的皇明,谋求上市之路,一直堪称坎坷。
经销商之踵
上市融资,一直是皇明太阳能和董事长黄鸣孜孜不倦的追求。
早在2008年以前,皇明太阳能就计划进入资本市场,当时准备赴海外上市,曾考虑过在纽约、法兰克福或香港登陆,后由于种种原因放弃海外计划。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