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能源>  正文

“双反”初判曙光现,中国太阳能厂商仍不得酣卧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3/23/2012 15:02:23   来源:国际电子商情

  2012年3月19日,美国商务部针对中国太阳能厂商反倾销(Antidumping)与反补贴(Countervailing Duty)的初判出炉,认定中国相关企业接受了政府的不公平补贴,然而对于相关输美产品仅征收低于5%的惩罚性税率:无锡尚德仅被课以2.9%的税率,常州天合为4.73%,而其它中国厂商则是3.59%,远低于业界先前20-30%的预期。至于反倾销的判决预计在5月17日公布。目前看来,最终合并征收的“双反”惩罚性关税税率会在10%之上,很有可能低于20%。而双反议题的初判则属重重提起轻轻放下的态势。

  光伏"双反"案,由德国Solar World位处美国的分公司联合其他6家生产商于2011年10月19日提出,指控中国光伏企业向美倾销产品且接受政府的高额补贴,他们要求对来自中国的太阳能电池板征收超过100%的关税。此案于同年11月9日正式立案。

  据悉,目前中国每年对美国市场的光伏产品贸易额接近20亿美元。2010年,中国出口至美国的光伏产品价值为12亿美元;2011年,中国出口至美国的光伏产品约为19.5亿美元。

  针对此一初判结果的影响,集邦科技(TrendForce)旗下绿能分析部门EnergyTrend认为对本土业界的影响可从如下三方面来看:

  1)中国产业的现状

  如果电池片中国大陆生产,不管哪里将其变成组件,全部要征收反补贴税;但是如果是用台湾地区电池片或是其它的电池片在中国大陆生产的组件,就不会征收反补贴税。因此自去年四季度"双反"案提出以来,台湾地区厂商从硅片厂、电池厂到组件厂都有不少急单涌现,开工率基本上都超过80%。

  根据了解,中国二、三线太阳能厂本身接单能力不强,大多依靠大厂委外释单来维持其生计。为了预防美国双反的风险,中国大厂在2011年底开始对台湾地区厂商进行委外释单,进而影响到这些依靠委外订单的中国二、三线厂商的营运状况。由于反倾销判决预计五月中才会完成,加上市场仍然供过于求,在此之前中国大厂对于二、三线厂的释单量不会显著提升,短期内二、三线厂商的营运仍然艰困。

  2) 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的合作关系

  由于北美市场今年需求火热,中国大陆厂商势必不会放弃此一商机,根据调查,在五月中反倾销判决公布前,中国大陆厂商对于台湾地区业者的释单量将维持在目前水平。另一方面,台湾地区放宽中国大陆业者对台湾地区太阳能产业投资的条件,这也将深化两岸太阳能产业的进一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