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让英利绿色能源(YGE.NYSE,下称“英利”)董事长苗连生寄予厚望的多晶硅项目——“六九硅业”,已经被英利处理成为一个长期的资产减值项目。在公司不久前发布的2011年度财务报告中,被减值了高达22.75亿元人民币之多,同期因此而被减值的商誉达到2.734亿元。
多晶硅项目的投资失败,或许成为英利和苗连生的一个坎,现在是否已经越过,还很难说。
投产一年多就被减值
除了对“六九硅业”减值,英利去年全年的业绩也并不很理想。这是因为去年整个光伏市场都是“哀鸿遍野”。
公司去年的光伏组件出货量同比增加51.1%至1603.8MW;总营收为23.32亿美元,同比增长17.4%;毛利润为3.892亿美元。但企业的运营亏损为4.282亿美元,净亏损5.098亿美元(约合32.09亿元人民币)。
而英利的“六九硅业”项目于2010年8月5日宣布投产,当时投产的是3000吨的一期工程。英利号称这是最先进的厂房、最先进的生产技术,将打造出太阳能级和电子级的多晶硅产品。
但现在看来,当时的说法恐怕应该是“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2010年是光伏产品价格疯狂回升、各光伏企业尝到了新能源爆发甜头的时刻,显然英利向光伏组件上游延伸的做法是可圈可点的。如果多晶硅价格居高不下的话,那么其自产多晶硅并且“喂食”给其下游组件的思路,还是能够为企业大大节省生产成本,也免去了向其他公司求救原料的尴尬。
但“火焰”却来得很早:2011年,国际光伏产品价格剧烈跳水,多晶硅从70美元/公斤的中等价位暴跌到了30美元/公斤,这致使很多类似英利这样在2010年之后才投产的多晶硅公司不得不停产、报亏。
对于“六九硅业”被英利大量减值的做法,市场人士有几个分析观点。
其一,当企业报告的证据表明,资产的经济绩效已经低于或者将低于预期,如资产所创造的净现金流量或者实现的营业利润(或者亏损)远远低于(或者高于)预期金额时,需要减值。六九硅业的减值可能是因为其成本过高,而不能实现真正的盈利,已经符合了该条件。
其二,若企业的市净率已经低于1了,其也需要考虑减值。英利现在的市净率为0.412,因而有人士判断其受投资者的压力,且未来无法盈利不得不走“资产减值”这条路。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