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能源>  正文

新能源汽车政策的三大存疑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3/14/2012 14:59:35   来源:新浪汽车综合

  对于纯电动车的政策支持,国家可谓无微不至。自2010年9月8日,新能源被确定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之一,包括中央及地方在内的支持政策层出不穷。即使是在各种政策的“呵护”下,仍然没有撬动纯电动车的私人市场。

  以纯电动车为主攻方向的支持政策在2011年却遇到了挑战。传统燃油的节能技术虽然成熟,却没有得到政策更多的青睐,业界的质疑声不绝于耳。在这种背景下,《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1年—2020年)》迟迟未能出台,这无疑证明中国新能源汽车路线图仍处变数之中。

  一、纯电动VS混动,国家政策 “宠爱”谁

  在我国,关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路线之争由来已久,在2009年国务院颁布《汽车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之后,开始逐渐倾向于发展电动车。在《规划》中,提出了“形成50万辆纯电动、充电式混合动力和普通型混合动力等新能源汽车产能;推动纯电动汽车、充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的产业化”等内容。

  此后,对于纯电动车的政策支持,国家可谓无微不至。2010年6月,国家确定在上海、长春、深圳、杭州、合肥5个城市启动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工作,纯电动车每辆最高补6万元,而深圳更是以地方之力追加到最高12万补贴。

  2011年7月14日,科技部出台了《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仍然坚持“纯电驱动”战略目标不变,提出到2015年电动汽车保有量达到100万辆。一时间,电动汽车炙手可热,各地、各个企业都在搞电动汽车,都在不断地上新项目。从行业巨头的上汽、一汽、东风,到实力弱小的众泰、力帆以及农用车生产企业五征、时风等都纷纷抛出了各自的新能源汽车生产计划。某汽车厂更是在此时喊出要到欧美去销售其纯电动车,要在2015年成为世界第一的惊人计划。与整车企业相对应的是,汽车零部件企业甚至是很多毫无经验的其它行业企业也都纷纷进入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机等零部件的制造领域,不断地抛出各自的计划。但实际上,纯电动车销售成绩惨淡,据中汽协不完全统计,2011年汽车整车企业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分别仅为8368辆和8159辆,与规划的目标相去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