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能源>  正文

美欧联动 中国光伏面临“双杀”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12/05/2011 14:57:00   来源:东莞日报

  岁末的东莞,暖阳高照。不过,对包括东莞在内的中国光伏产业来说,却是刺骨的寒冷。

  12月3日,美国光伏“双反”调查初裁结果出炉,认为中国光伏产业对美国相关产业造成了实质性危害。这为美国光伏“双反”调查最终通过奠定了基础。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在美国“双反”调查之时,作为全球最大光伏市场的欧洲也在蠢蠢欲试,开始计划下调2012年的光伏产业补贴。

  业内担心,美国光伏“双反”调查最大的危害在于引发欧盟效仿,形成连锁反应,这将对国内的光伏产业产生灭顶之灾。

  而对在国内光伏产业中拥有重要地位的东莞光伏产业而言,在美国光伏“双反”调查下,东莞光伏产业或面临分化。以内销为主的企业认为,美国“双反”调查未必是一件坏事,或将促使国内光伏产业的应用;而对以外销为主的企业而言,美国“双反”将会是一次严峻考验。

  美国“双反”初裁结果出炉

  12月3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宣布了对中国晶硅光伏电池双反“调查”初裁结果,认为有明确迹象表明从中国进口的晶硅光伏电池存在接受补贴并以低于合理价格销售的行为,对美国相关产业造成了实质性损害。

  据报道,ITC将于美国时间本月5号向美国商务部(DOC)递交这一认定结果,美国商务部随后会对来自中国的晶硅光伏电池是否存在补贴或倾销情形继续展开调查,并将会在明年1月12号以及3月22号先后公布反补贴及反倾销调查的初裁结果。

  美国光伏“双反”调查是指,美国Solar World公司于10月19日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和美国商务部提出申请,要求对中国出口的太阳能电池(板)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

  据介绍,由中国光伏企业生产的太阳能电池占全球市场的60%以上,其中绝大部分出口欧洲和美国市场,出口的太阳能电池90%以多晶硅和单晶硅电池为主。

  在东莞的光伏企业中,东莞南玻等企业主要生产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和组件。

  业内人士指出,美国“双反”初裁结果认为中国光伏产品对美国相关产品存在损害,这意味着美国商务部将继续对中国出口美国的太阳能电池展开反倾销和反补贴的“双反”调查。

  美国此举或引发欧盟效仿

  美国光伏“双反”调查的真正危害,或许并不在本身,而在于引发欧盟国家的连锁反应。

  在目前全球的光伏市场中,美国并不是最大的市场,全球光伏主要消费市场在欧洲,并以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为主,其中德国和意大利占据50%以上市场。

  11月上旬,德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相继宣布了下调2012年光伏补贴的消息。德国宣布,2012年德国对光伏产业的补贴将下降15%,意大利也宣布开始计划下调2012年的光伏产业补贴。

  德国和意大利两大全球最主要的光伏市场宣布下调补贴,全球光伏产业为之震惊。

  东莞一家专门生产太阳能玻璃的企业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在美国光伏“双反”调查初裁之前,欧盟国家已在计划下调2012年的光伏补贴,并由德国率先宣布了具体的下调幅度。他担心,在美国光伏“双反”调查初裁和最终确定后,或在欧盟国家中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这才是最致命的事情”。

  这位企业负责人警告,“全球主要的光伏市场是欧盟,欧盟一旦效仿,中国光伏企业会面临灭顶之灾”。

  东莞光伏产业或分化

  如同东莞的“世界工厂”威名一样,东莞的光伏产业继承了东莞产业产业链完善、配套齐全的基因。

  在东莞的光伏产业中,既有位属“薄膜阵营”的宏威数码、志成冠军等企业,也有“多晶硅阵营”的东莞南玻等企业,还有易事特等众多光伏配套企业。这些企业中,有出口为主的,也有全力攻内销的。

  在美国光伏“双反”调查及引起的连锁反应下,东莞的光伏产业或出现分化。

  上述东莞太阳能玻璃企业负责人说,全球的光伏产业有90%以上为多晶硅太阳能电池,而其中60%来自中国,如果美国光伏“双反”调查通过,欧洲下调光伏补贴,这对东莞和中国的多晶硅光伏企业来说,将会是致命的打击。

  他认为,如此一来,不仅多晶硅光伏企业,上下游相关的企业也将面临困境。

  易事特技术中心副主任徐海波则表达了相反的观点。他认为“双反”调查未必是一件坏事。他认为,美国“双反”调查或刺激国内光伏应用需求,做大国内光伏应用市场。“目前国内95%以上的太阳能电池出口,这次事件发生后,内需或成为国家政策导向的重点”。

  他还透露,国内的光伏产业之所以在应用端进展缓慢,是因为国内的光伏设备大多布局在太阳能资源充足的西部,而光伏的应用市场在东部,这种地区不平衡导致了中国光伏产业应用端进展缓慢。

  宏威数码一位相关人士表示,美国“双反”调查影响较大的是多晶硅电池企业,对薄膜太阳能电池企业影响不大。 (记者 殷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