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热电联产机组总容量巳接近1亿千瓦左右。热电联产项目具有显著的节能减排效益,已得到国家、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伴随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热电联产进入了快速发展应用时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但总体发展水平还不均衡,在热电规划、单机容量、厂外管网建设、热价等很多方面还存在不足,有待于加强、完善、优化和提高。
实践证明,发展热电联产是提高能源利用率、促进节能减排的有效途径。“十二五”期间,要可持续发展地方热电,在指导思想与目标、规划选址、机组选型、区域内节能减排、管网建设、基价确定、煤热价格联动、政策扶持上等方面,需要整体思考。
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可持续发展地方热电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国家《关于发展热电联产的规定》,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状况,以提高能源利用率、优化热源布局、改善区域环境为目标,以集中供热为主要方向,以管理创新和体制创新为手段,从实际出发,科学规划,力求合理、可行,指导热电前瞻性发展,以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要求。
为促进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地方热电要围绕以下目标进行。
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完善地方工业基础设施建设,科学规划新建园区集中供热的热源选址,进一步改善区域投资环境。
在热用户相对集中区域全部实行集中供热,确保限期内拆除现有热电厂供热范围内的小锅炉,改善当地生态环境。
在城市天然气管网辐射范围内,对较分散的工业园区发展以天然气为燃料的小型分布式热电联产;在有条件的区域积极推行热、电、冷三联供。
在具备相邻热电企业间条件的供热管网实行联网,从原来相对小范围、分片供热向大范围、连片供热发展。
确保“十二五”期间在役的所有热电机组,其能耗限额指标均达到“国家热电能耗标准限额”参数要求并力争先进。
满足经济不断增长的热能需求,实现资源共享。地方热电在“十二五”期间,争取供汽总量按每年10%比例递增,为地方节能减排作出积极贡献。
建议与对策
为实现上述目标,提出以下思考建议。
科学规划、合理选址。应加快修改并滚动实施省、市、县地方各级《集中供热规划》。
地方热电要可持续发展,对于热电的规划建设,应遵循地方经济总体规划分布实施原则。热源应建设在热负荷中心、并要周边有一定的热负荷为基础。
区域热电厂供热汽半径一般以≤8km为宜,热水管网的供热水半径一般以≤20km为宜,建设厂址要取决于热负荷(近、远期)、交通、气象、电力网等条件,热电厂的机组造型要以调研的现有热负荷为基准,并以核实后的区域热负荷为设计负荷来确定。要超前做好供热管网的布点和可行性研究,既要防止出现供热网建设滞后于城市建设发展的被动情况,也要防止出现热电企业各自为主、热网建设无序竞争。
合理布置热源点,努力降低热力管网投资和运行费用,进一步发展集中供热、连片供热,从而取代燃煤、燃油小锅炉,满足全市工业企业及商业用热的需求。热源一经规划选址确建后,政府应对用热企业的践约有着长远性和连续性的督查,不能任由其另择,而要综合考虑双方企业的各种便利及管理,更应该考虑热电的生存发展,确保对地方的节能降耗有持续的促进作用。
机炉选型、最佳配置。机组选型上要根据汽轮发电机组根据热负荷特性,当热负荷稳定波动在10-20%以内,以选择背压机组为准;当热负荷波动大于30%以上,经论证可选择配一台抽凝机组与背压机组搭配设置,并且符合年平均热电比和年平均总热效率的有关规定要求;同时考虑机炉匹配的要求。
按目前热电总体发展水平,为提高热电厂的全厂热效率,机炉设备宜选用高温高压以上参数;为满足节能减排要求,应采用循环流化床锅炉;为适应不同热负荷工况的要求,应核实最小热负荷工况下汽轮机进汽量不低于锅炉最小稳定燃烧负荷、核准的抽凝机的进汽量应保证在最小凝汽工况下安全稳定运行;为避免单台锅炉长期运行,核准抽凝机组与配背压机组配套运行时应能保证锅炉最低稳定燃烧负荷运行。
兼并区域、集中供热。根据热力规划布局,对现阶段没有集中供热的部分镇区的工业热负荷,如能由临近的区域性热电厂来供应,则应尽快将其热负荷纳入附近热电厂;如不在经济供热范围内、且有条件搬迁者,应尽可能搬迁纳入热电厂集中供热;特别对于新的需供热项目,应按区域性质纳入相应区域热电集中供热。政府要鼓励发展热电联产集中供热,要严格执行集中供热范围内不得新建小锅炉、现有锅炉应当限期淘汰政策。真正用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替代能耗高、污染大分散小锅炉,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节约能源,改善大气环境。
管网建设、基础设施。热电联产供热管线是城市重要公共基础设施,政府应对其给予必要的财力支持,尽快出台相关政策。建设供热管线投入巨大,单凭热电企业承担非常困难。政府要支持热电联产事业发展,应该在管线建设中涉及政府有关部门收取的道路开挖修复费、绿化赔偿费、占道费等项目收费上,给予优惠或免除。在有关管线建设中涉及沿途部门、企业、业主各种矛盾和纠纷,政府主管部门应给予协调处理。
优化网络、降低网损。现有部分热力管网由于建设标准较低、使用时间长,部分管段存在严重泄热安全隐患;由于保温材料疏于更新完善、管损偏高,部分管段与城市布局改造造成损坏等问题;一些管网设施老化、“跑冒滴漏”现象严重。要抓紧对以上状况进行整改、修复完善,完成供热计量终端结算仪升级更换和改无线通讯为GPRS互联网传输等工作;同时要加强内部管理,明显降低管网平均汽损率。
实施规划、节能减排。热电企业要充分发挥节能减排主力军作用,继续抓紧内部管理,有效实施循环流化床锅炉加装冷渣器、电动给水泵改造为汽动给水泵、变节流调节为变频器(变速)调节等多种节能措施,加强节能管理。
热电企业继续要加大力度,贯彻实施节能减排规划及各项措施。在热电企业完成年度阶段性目标后,政府及主管部门应按国家政策予以考核、兑现奖励。
合理基价、煤热联动。在市场化运作条件下,如何保证供用热企业双方的合法权益,已引起广大供热企业的高度关注。当前,建议续行煤热联动计价机制,并建议有关部门将供热成本主要的原煤价格信息按月予以公布。希望政府充分理解热电企业的诉求,协调解决市场供需关系,使供汽价格市场化过渡更加有序平稳。
政策扶持、促进发展。要促进热电可持续发展,是一项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和市场参与的系统工程。为此,需要三方的共同努力,更要在政策上体现政府对热电企业的大力扶持。
要落实国家、省、市政府的热电联产各项政策。建议当地政府建立积极调节机制,通过减负来鼓励热电企业节能减排;加大对燃煤机组和设备安装环保装置的技改,并给予技术改造贴息贷款。
要简化热电技改项目审批手续,建议凡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背压机组,审批的权限应下放到省级执能部门,这样有利于热电企业技改工程的及时实施。
要继续实施鼓励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的激励政策,对集中供热范围内的锅炉一律予以拆除;对未进入集中供热的企业,限期拆除,纳入供热范围。
要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要实现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能源利用效率必须得到进一步提高。热电联产可以提高能源系统综合利用效率的优势,应该得到充分重视。为此必须调动热电联产企业投资者的积极性,无论它属于央企、国有,还是民企、外资。
(作者:卢炳根 蔡明灯,浙江省湖州市电力行业协会)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