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能源>  正文

林逸:中国新能源汽车过热短期内仍将延续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12/06/2010 10:19: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北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林逸在2010(第九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对中国新能源汽车过热的现状持肯定态度,他认为过热现象还将在一段时间内延续下去。

  林逸指出,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过热有两方面,一是地方示范运营热。目前有25个城市已经纳入国家四部委批准的电动汽车示范城市,还有很多城市在争取,地方有很多大的投资。甚至个别城市提出来,要在“十二五”期间内投入500亿,打造具有年产800亿产值的城市,这个目标很宏伟,第二是舆论热。当然,相对过热也有两个不热的地方,一个是整车生产企业对此还不是太热。第二是市场不热,因为全国电动车还没有超过5位数,国外混合动力技术很高的新能源车在国内也还没有卖到4位数。

  对于未来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判断,林逸认为着中国热还将继续下去,因为一节能减排是国家的一个基本国策。所以这个压力就迫使电动机车一定还要热下去。二是老百姓过好日子现在有两大趋势,城市化和机动化都需要大量的汽车。三是作为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所以,新能源车特别是电动车商业化是中国汽车未来的主要市场之一。

  以下是嘉宾发言全文:

  林逸:首先简单做一个自我介绍,刚才孙总也说了,原来我们叫北汽控股公司,从9月28日我们正式更名为北汽集团,我是北汽集团副总工程师,主要负责研究总院的工作和新能源的技术工作,我们新能源汽车公司是去年成立的,我也兼任公司的执行董事,因为没有董事会,我就代表公司做法人,相当于董事长,我们还有经理层,还有总经理、副总经理五六个人。

  本来应该是我们集团董事长徐和谊亲自参会,他因为临时有别的重要事情,今天在外地赶不回来,那就委托我代他把我们北汽的情况,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的情况向各位做一个介绍,大家做一个互动讨论。北汽是在金融危机之后重新修订了发展战略,我们现在的产品战略就是四句话,一是商用车为先。北汽下面一个福田公司,是全世界商用车最大的汽车企业,按照产销量来算。二是以越野车为本。北汽是靠越野车起家的,在上世纪60年代,全国到处越野车都是北汽造的212,我们要继续以它为根本,大力发展。三是要以乘用车为重。就是大力发展乘用车,特别是自主品牌的轿车。四是以新能源汽车为突破口。北汽按照产销量现在在全国排第五,我们是试图通过这样一个产品计划,通过集团化战略,跨越式发展,特别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方面,能够争取尽快的得到比较快的发展。所以我们在去年11月份正式注册成立了一家北京汽车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注册资本是1亿人民币,在北京大兴区采育镇买了200多亩地,现有3万多平米的办公楼和厂房。到上个月为止,我们已经有300多员工,因为我们的公司下面还有一个电池公司,主要是做锂离子电池的成组生产以及电池管理系统的生产。新能源公司大概有160几个人,电池公司有140多人,现在那里有300多人的队伍。今年年底已经实现了纯电动轿车小批量生产,我们大概有30几辆,其中有10辆已经在做测试,并且像北京科委有2辆车已经开始做小范围的试运营。我们这个车主要是基于瑞典萨博的平台,因为我们去年年底已经成功的收购了萨博的技术。北汽下面有一个研究总院,有一个动力总成公司,有一个乘用车事业部,他们在那里消化吸收萨博的技术,最早的一款车明年应该能够下限。我们的新能源公司就会在萨博的平台上开发纯电动的轿车和混合动力的新能源汽车。我们现在正在建一个2万平米的厂房,是一个总装车间,原来有4栋厂房,2万平米,分别是电池车间、电机车间、试制车间和电动力系统车间,把我们北汽自己的车运过来,把我们的电驱动系统装上去,这样的话,明年会形成一个单班2万辆生产产能的新能源研发、制造基地。我们是一个实体,是一个独立的二级子公司,具有研发、生产、销售的功能,所以应该是一个整车厂的性质。


  孙健:我们主要是暖一下场,大家有问题随时可以提出来。另外我希望请大家用一句话,或者几句话来回答我这个问题,不说你们自己所在的企业,整体中国目前在新能源汽车技术方面的水平,跟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们现在是A在同样水平上?B比先进水平大概差一段时间,我希望你告诉我你判断差异的时间,C你觉得我们在技术方面比国际上的新能源方面的主流技术水平是不是超前了?相信可能在座很多的听众也都非常关心这样一个判断,因为看到太多的报道,有时候说的是我们在同一个起跑线上,有时候说我们在一些领域是领先的,我就说打个平均数,你总体看到的这个水平,我们现在在什么水平上?我相信大家都很关心,喊了那么多年,到底是什么样的水平,是一样?落后?还是超前?

  林逸:我想把自己抬高一下,以表示我的论点。中国有一个Top10,大家都知道,中国有10大汽车集团,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召集下每年做一次高峰会议,都是由集团的董事长法人去参会,在08年的黄山会议上达成了一个共识,大家都共同关注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电动汽车的发展。所以成立了十大集团的电动汽车领导小组,每个集团一位副总裁和新能源汽车的技术主管两个人参加到领导小组里面,一共20个人,在座的任总和我都是这个领导小组的成员。我们当时做了两件事,成立了两个工作组,对全国电动汽车的现状进行调研,研究一下我们在新能源汽车标准法规上与国外的差距有多大,还需要做哪些标准的研究,我们这十大集团应该在新能源汽车的标准上做哪些工作。这两个工作小组都有一定的工作,我们在今年Top10的峰会上,把这两个报告向老总们做了汇报。

  孙健:报告的内容可以披露吗?

  林逸:我们大概达成了几个共识,第一电动汽车,我们所说的电动汽车包括纯电动、混合动力和燃油电池,是汽车技术发展的战略方向,汽车的电驱动是汽车技术进展的方向,所以10大集团都在这方面投入了比较大的财力和精力来开展这方面的研究。第二我们认为,中国目前电动汽车的整理技术状况落后于国外先进水平。我说要抬高自己一下,我认为这是我们10大集团的共识。

  孙健:可不可以再追问一句,落后大概多少年?

  林逸:这个没有答案。

  孙健:从原则上我是同意的,中国将来最早把新能源车,特别是电动车商业化的主要市场之一,问题是如果把我们刚才说的两个观点放在一起来看的话,这里有一个很大的风险,就是你个市场条件都弄好了,最后谁得益了呢?是最先准备好的那些企业,也就是说我们今天看来可能不是中国企业,而是国外的这些汽车企业最先受益的,因为他的产品已经成熟了,技术相对又领先了,你把市场条件都弄好了,中国企业可能在这一轮竞争里面又不像政府期望的那样能够占到先机,这个恐怕是政府现在一直在犹豫和平衡的一个问题。当然这个问题我想今天不展开讨论,因为这个问题太大,另外可能不是我们在座几个特别关心的,我们等会儿还是想回到刚才谈的这个问题,看到这样的现状,我们的汽车企业有没有一些不同的策略来帮助我们中国企业加快发展?因为肯定有了差距,像刚才任总说的,人家是刘翔,我是没有训练过的运动员,我跟他去比赛的话,本来就已经有能力上的差距了,再这样跑下去,跑短途可能还好一点,110米,我先跑30米还好一点,如果跑1500米那你就完蛋了,跑马拉松根本没有戏,他比你的能力强那么多。


  林逸:我想还是先回答刚才这个问题,我回答主持人对于中国新能源汽车现状的判断问题说了两个字,我认为叫过热,我下面还有半句话,我认为这个过热还将在一段时间内延续下去,我想帮助主持人总结一下。刚才为了抬高自己,把我的观点说的重一点,我是以10大集团的态度。现在回过头来是我个人的意见,我为什么要把它留到后面说,我想把它分开。我也是从事新能源研发生产的,也算国内在这些方面的专家之一,对于新能源汽车我有自己的一些看法。说到热我认为是这样,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我的总结是两冷两热。地方示范运营热,目前有25个城市已经纳入国家四部委批准的电动汽车示范城市,还有很多城市在争取,一共三批,上个月是在天津科技部组织论证,又有七个城市通过,现在一共25所,地方有很多大的投资。最近大家看网上个别城市提出来,要在“十二五”期间内投入500亿,使这个城市打造成为具有年产800亿产值的城市,这个目标很宏伟,我认为这是一热。第二个热我认为是舆论热,刚才主持人说是媒体热,把它说得稍微泛泛一点,我最近差不多每天都会接到各种研讨会、展览会、论坛,我这个星期就参加了两次,2日在国家会议中心也参加了一次论坛,我在会上也有一个报告。大家都很关注,上次会议当中从屏幕上显示,因为是网络直播,就会有很多人通过网络提问,最后一个调查结果,说目前60%的客户或者顾客认为电动车还不能很快产业化,所以看出来这个关注程度,普通老百姓都对技术路线、电池、电机差不多都是专家了,都能说出一二三来,所以我认为这是很热的一方面。

  我认为相对不热的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刚才说过的,我们作为整车生产企业,对于这个事情还不是太热,但是也不是不投入,最近媒体上有一个说法,说是叫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电动汽车投资比较大,国有大企业投入少。实际上不是投入少,是对于它的看法,我认为比较从产业基础出发,考虑的可能更扎实一些。第二个不热,可以叫冷的就是市场不热,因为全国电动车现在没有1万量,还没有超过5位数,可见这个市场不热,国外混合技术很高的动力在国内还没有卖到4位数,才几百辆车,全世界技术水平最高的,但是市场并不认可,表明市场不热。

  我觉得这两个热,两个不热,尽管有很大的反差,但是我认为有一个很层次的东西。我为什么说过热还要继续维持下去?有这样几个观点:

  一是咱们党的十七大提出来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让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中国要快速发展,要发展就要消耗能量,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们的能源消耗在全世界已经排到很前面了,所以中国的能源消耗是一个国家的巨大压力,要节能减排这是国家的一个基本国策。所以这个压力就迫使电动机车一定还要热下去。

  二是老百姓要过好日子现在有两大趋势,城市化和机动化都需要大量的汽车,所以我们在“十二五”规划里面可以看出,中国会有年产几千万辆的产能,在全世界是绝对遥遥领先的,因为中国需要十几亿人口,又要城市化,又要机动化,人们要快捷,生活要舒适,对于汽车的需求特别迫切,这就一定要有更节能的,或者从原有的石油消耗转变到其他能源消耗的新车的出现,这个市场需求也迫使电动汽车还会再热下去。

  三是作为企业自身发展需要,十大集团认为电动汽车是汽车产业的制高点,是发展方向,所以企业也会向这个方面投资,所以即使不太热的大集团,现在全国十大集团差不多都成立了独立的新能源汽车公司,要试图快速发展,这是我的观点。


  我再补充一下北汽的技术路线,我们北汽新能源技术路线是五句话:大力发展纯电动汽车,积极发展混合动力汽车,跟踪其他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掌握关键核心部件技术,外延内联集成新。前三个是关于三种技术路线我们的说法,北汽是大集团当中比较突出纯电动的,因为我们做的比较晚,北京市又对新能源纯电动比较重视,所以我们又把纯电动的车放在第一位。

  孙健:跟长安这两个正好倒过来。

  林逸:稍微有点区别。第四条是我们觉得新能源整车要发展的话一定要打造一个完整的产业链,特别是在关键部件上一定要打造核心技术,所以我们新能源汽车下面有两个合资公司,一个是做电池,一个是做电机,我们自己做控制系统,应该说在三大核心技术上我们都有自己的想法。第五句话比较关键,是外延内联技术创新,北汽在发展新能源汽车技术方面是一个后来者,比起长安来说我们起码晚五年,长安起码是“十五”期间就是国家科技部863团队的,我们北汽是“十一五”才进入到863团队里面来,我们有燃料电池大客车,还有我们做的双端子电机的混合。北汽有100多家参加新能源汽车研发、生产和检测的,全国有两个检测的基地,一个是电机的检测基地,一个是电池的检测基地,这就是内联。外延上我们跟日本、欧洲都有合作,国内的企业我们跟上海的都有合作。我们希望通过外延内联继承创新,迅速的提升我们掌握新能源的能力,我们自己也在积极打造研发和生产能力。北汽准备在“十二五”期间投入37.8亿发展新能源汽车,其中15亿在北汽福田,我们要打造一个新能源商用车的基地,那里主要是三种车,一是混合动力大客车,去年已经有将近1千辆的市场供应,二是环卫车,洒水、扫地、垃圾装运的,今年会有1千辆在北京示范运营。三是有一个50辆的出租车团队做示范运营。有17亿投入在我们的新能源汽车,由此可以看出我们的路线选择。

  问:怎么评价比亚迪呢?我还有一个问题,因为我知道各个企业都在发展新能源汽车,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技术相对比较分散,在T10之中,北汽和长安会不会互相交流,把这些技术共享化,这样的话我们打起来会更占有优势。

  林逸:有合作,T10是中国10个最大的汽车企业,肯定有上汽的。

  孙健:是中汽协搞的。

  林逸:没来的还表明没有进入到最大的10个里面。

  孙健:你大概说的是国资委的,国家的电动车产业联盟里面,这个里面好像没有比亚迪。

  林逸:那是体制问题,不是国家企业,当然进不了国家的联盟里面去,北汽也不是。

  孙健:这个问题也会回避的,这是秘密,不然的话投资企业全都跑过去了。你刚才提的第一个问题很好,我就用这个问题作为我们今天的结束语,每一个嘉宾都给我一句话来回答总结刚才这个问题,实际上具体一点,我们有一个5%市场份额的指标,就是说纯电动车加上强混,或者是Plug-in的电动车占到整个比例的5%,国家把这个5%看得很重。你们认为按照你们的专业判断,哪一年能够达到5%的目标?只要给我一个年份就好了。

  林逸:2015-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