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LED最终与新能源汽车、生物制药、光伏、核电等一并被列入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但相较“试点城市迅速扩张至25个的新能源汽车、核能发电、因超级细菌与蜱虫而备受瞩目的生物制药”而言,市场舆论对曾红极一时的LED关注似乎略逊一筹。
以《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发布时间为例,9月8日,我国LED龙头股三安光电以微跌0.04%报收,而因新能源汽车等上游资源概念闻名的包钢稀土、广晟有色则纷纷封于涨停。受东莞报出“LED芯片涨价近三成”消息的影响,投资者对LED概念的热情明显降温,与此同时,甚至有业内人士指出:我国LED已沦为产能过剩产业。
LED投资大增
大项目不绝于耳
产能过剩的结论并非空谈,公开资料显示,在LED照明产品成本难以达到普及标准的前提下,有机构预测,2010年中国LED产业产值将超过1500亿元,而这一数字是2008年的两倍。更有业内专家预计,今年国内LED产业投资金额将达到600亿元,相比去年的100多亿元增长了500%。
但即便业内已警觉地放出产能过剩信号,如“西安高新区与东莞勤上光电股份公司、西安嘉烨能源科技公司签订总投资达6.8亿元的大功率LED光电产业基地项目”一般的大手笔合作仍然不绝于耳,曾几何时发生在“武汉-中国光谷”(武汉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LED投资热潮被一遍又一遍的复制于全国各地。
LED已升级为成熟产业
探求究竟,如此备受追捧的LED产业投资得益于:LED照明产品的优势突出,产业链完整,我国硅、蓝宝石等LED上游资源丰富,行业准入门槛低等特征。
据记者了解,首先,以40瓦的LED灯管为例,其较白炽灯节能90%,寿命可达2万小时,是白炽灯寿命(3000-5000小时)的4倍有余;同时,LED上下游细分出的“原料提纯-切片-封装-合成”各产业环节在我国已相当完整;此外,作为LED芯片的生产原料,我国硅储量相当丰富,通过人工合成的石英材料-蓝宝石供应更不存在空缺;最为重要的是,LED产业初始投资仅为1亿元,行业准入的低门槛促进了各地项目的相继上马。
如此看来,与受储能技术制约而难以突破的光伏、风电乃至新能源汽车不同,LED这一发展了近40年的电光转换技术已经接近成熟,在武汉博能立得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宝成看来,唯一困扰LED产业发展的难题集中在价格。
LED受价格制约
瓶颈突破只是时间问题
“3年前,40瓦的LED灯管出厂价格大约为300元,而如今大部分产品售价在140-160元之间,芯片价格基本保持了每年20%-30%的降幅,而在价格下调的基础上,过去5-6流明的产品现在已升级为7流明(产品质量提升),可以说LED照明产品的价格下降幅度很大。”王宝成向记者介绍。
尽管如此,LED灯最大的竞争对手白炽灯售价却仅为20元,将近8倍的价格差距,严重困扰着LED灯的普及。“LED灯的成本想要降到与白炽灯相同是不现实的,但按行业惯例,LED灯的价格如果降到40-60元(白炽灯的3倍)这一范围,消费者便可以接受,LED也将真正取代白炽灯,按现在的发展速度,很快LED便可以实现这一目标”,王宝成坚信。
产能过剩源起
政策扶持不到位
在记者采访过程中,几位业内人士并不避讳LED产能过剩的问题,王宝成就告诉记者,“目前国内LED产能的确过剩,但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级市场投资相对集中于切片-封装-合成的后三个环节,而最上游的原材料(硅、蓝宝石)提纯环节,因投资大且难以达到规模化,便相对受到了资本的冷落。”
事实亦是如此,公开资料显示,在产业链上,LED外延片跟LED芯片约占行业70%的利润,LED应用约占10%-20%,LED封装则低于10%。而我国LED企业的布局则恰巧与之相反:在3000余家LED相关企业中, LED封装企业1000多家,LED应用类企业接近2000家,LED外延及芯片企业却只有60多家。
更值得关注的是,“现在对地方政府的节能减排指标并未与城市照明挂钩,所以限电限产才更为关注工业用电,但如果反之,政策通过节能减排达标来约束地方政府,将大幅增加LED产业的需求,有效释放LED产能,同时加速产业发展,引爆二级市场一波LED行情。”王宝成如是认为。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