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能源>  正文

新兴能源发展:要“微笑曲线”,不要“苦笑曲线”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9/19/2010 10:38:00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吕瑞贤

  能源、经济、环境三者之间存在某种意义上“解不开的结”。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能源的有力支撑与保障,而能源的生产、使用或多或少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破坏。如何在高速发展经济的同时,有效缓解能源与环境束缚,将会是长期内困扰人们的一道难题,也是必解的一道难题。

  毋庸置疑,眼下最有效,也最为现实的一条战略途径就是:推动各国能源战略转型,进而为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寻求新的解困之道。这已然成为世界各国共识,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低碳化是全球趋势,也是我国谋求战略转型的重要指向。在此背景下,大力发展新兴能源成为推动战略转型的不二之选。

  随着各国扶持政策的先后出台,“新能源时代到来”的呼声使得各路资本纷纷解囊相投。而抢占新能源产业战略“制高点”不再仅仅是战略,更落到了实处。据日前安永最新发布的《可再生能源国家吸引力指数》报告显示,中国已取代美国,成为最具吸引力的可再生能源项目投资地。如火如荼的势头“看上去很美”,但事实果真如此么?请让我们来看一组资料:截至2009年,全国共有50~60家企业即将或已经完成磷酸铁锂电池生产线的购置。但是,磷酸铁锂电池的头上始终悬着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磷酸铁锂电池的核心专利技术分别掌握在美国A123公司、威能公司以及Phostech公司手中;红极一时的光伏产业中,80%的销售靠出口,90%的原料要靠进口,“两头在外”是当前我国光伏产业众所周知的两大问题,几乎所有的技术设备都靠进口这一事实更犹如一块坚冰,成为我国光伏产业迫在眉睫、亟待解决的问题。

  诸如此类的例子不胜枚举,种种迹象无一不预示着,不攻克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缺乏技术储备、缺乏核心技术支撑的难关,我国的新能源产业发展将难逃再度沦为“世界制造工厂”、成为承接发达国家能耗与污染承接地的命运。

  我国在早些年便提出“引进―消化吸收―自主开发”的三段式创新主张,欲借“洋力”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可现实是,急功近利,低水平引进,粗放扩张使得洋品牌肆虐横行,本土品牌日渐式微,众多产业仅仅是“墙内开花墙外香”而已。

  经济学上,把研发所得的高效益、制造所得的低效益、销售所得的高效益,三点相连,形成两头高、中间低的微笑曲线。微笑曲线的含意即是:要增加企业的盈利,绝不是持续在组装、制造位置,而是往左端或右端位置迈进。微笑曲线也可表示为,在研发-制造-营销链条上,利润向两端集中,而中间的制造利润却不断下沉。对长期处于国际低端制造业市场的中国来说,这品牌效益的三点正好倒了个个,变成了一个“苦笑曲线”。

  但愿我们的新兴能源产业莫要走出一条“苦笑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