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9月9日,安徽省环境能源交易所成立已经满1个月,可至今没有收到企业提出的排污指标拍卖项目。业内人士坦言,当前技术手段尚不成熟,尤其是排污指标交易尚难量化,能源交易还属于尝试阶段,操作难度还比较大。安徽如此,全国各地总体上也是如此。
1
成立1月无交易信息
8月9日,安徽省环境能源交易所揭牌,地点设在合肥市招投标中心。按照其成立时的职能定位,交易所将专业从事节能减排、环境保护与能源领域的权益交易,包括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碳、氮、磷等污染物排放权益交易;矿产、煤炭资源、电能、水能资源等能源交易。可是,记者昨天点击合肥市招投标中心网站发现,在交易信息的“环境能源”板块,只有一则“临泉县管道天然气特许经营权出让”的招标公告,发布时间还是在交易所成立之前的7月,除此之外再找不到环境能源交易的信息,更没有污染物排放权益交易信息。
2
排污指标交易难量化
记者在几家企业的工作人员中做了个小范围调查发现,大部分人知道 “碳交易”,但再无深入理解。对不少非业内市民来说,污染物排放权交易是很陌生的词语。
“‘碳交易’是环境能源交易中污染物排放权益交易的一部分,除二氧化碳外,可以交易的指标还包括二氧化硫、COD等,只要企业达标排放,多余的指标就可以通过环境能源交易所换钱,发达国家可以来买,工艺先进的企业也可以购买。”合肥市环保局污控处副处长夏晓武认为,排污指标交易难主要原因不在于企业缺少环保意识,毕竟清洁生产后的剩余指标是可以换钱的,这些年也有企业向他咨询过“碳交易”。“问题是现在难以量化,作为监管部门,环保日常监控采取的是浓度指标,不是量化指标,量化指标的工作主要在发改委。”据他透露,目前安徽已经在全省范围内推出了征求意见稿,酝酿启动如何将企业排污从浓度控制转变到总量控制,并跟进相应的技术手段。
3
碳交易全国都在摸索
省经济信息中心经济预测处发布的一份《安徽省碳交易市场的分析》调查报告曾预测,安徽碳交易的市场价值每年最少在20亿元人民币左右,可目前这预测显然还只是“纸上谈兵”。“除缺量化指标外,还缺乏上限指标,总得先明确企业是否达标排放,才能把多余二氧化碳指标用来交易吧。”夏晓武介绍,目前环保部门对空气“减排”监测的主要数据只有二氧化硫,没有二氧化碳。虽然中国已向世界提出二氧化碳减排总目标,但各地市具体的减排指标还没有。“‘碳交易’某种意义上还在概念中。”
“排污指标交易只是激励企业环保的一种方法,防止全球变暖,保护环境,减排二氧化碳的方式有很多,植树造林、使用秸秆等生物质能源、使用太阳能等新型能源、整治汽车尾气都有利于‘碳减排’。”市环保局宣教处处长蔡玲认为,在相关操作流程没明确前,当前企业通过科技创新转变生产方式,实现清洁生产,完成减排更有现实意义。(A301)
■延伸阅读
说说碳交易
——有专家预测,到2012年全球的碳交易总额将高达1500亿美元,超过石油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中国有望在其中占据三成以上的份额。 (人民网)
——数据显示,目前已经有200多家中国企业通过“卖碳”获得了来自海外企业的资金补助,到账现金总计达3亿多元人民币。但有关数据显示,中国碳交易的价格每吨要比印度少2—3欧元,更不及欧洲二级市场价格的一半。这主要是因为目前中国企业在碳交易上从规模、资金到技术都与外资存在着很大差距,导致了诸多“贱卖”案例的发生。 (人民网)
—— “碳交易非常重要,但国内总体上还处于尝试阶段。”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CDM(清洁发展机制)管理中心副主任刘强博士这样表示。刘强表示,中国目前更多的是希望通过一些试点示范寻找对中国发展和减排有利的碳交易模式。对碳交易要以积极和谨慎的态度应对。 (《经济参考报》) □记者 叶琳玲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