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光电企业(企石)峰会暨海峡两岸宽能隙半导体研讨会日前在企石镇举行。
来自海内外光电行业的企业家、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对光电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人才战略、市场前景、技术发展等方面发表了意见和看法。
■经典语录
“我认为东莞在LED产业发展方面,还是要做上游产业,并掌握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坚持走自主创新的道路,掌握核心的技术,我们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才能够得到真正的发展。”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冷晓明
“光电产业目前还存在不少问题。在与可再生能源配套的政策还没有落实,影响了光电产业的发展。此外,太阳能光伏产业并不是产能过剩,而是今后要建设、投产等规划发展的产能过剩。”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丁文武
“如果说,20世纪的硅谷,以其硅谷神话拉开了信息时代的序幕,那么,21世纪的光谷热潮,正在超越和颠覆中改变着我们眼前的这个世界。”
——中国光学学会常务理事、南开大学信息学院副院长林列教授
“中国工程院院士75%以上来源于民营企业,而不是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校。我认为,科研人员应该是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卖给企业,卖给市场,让市场来给你钱。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就不会出现这里搞科研,那里也搞科研的分离情况的出现。”
——原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主任陈清明(现为东莞辅仁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总监)
■政策环境
配套政策期待进一步落实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丁文武认为,在政策方面,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把高效节能、长寿命的半导体照明产品列入重点领域支持。此外,还明确了要完善LED产业的标准体系等问题。很多地方政府和企业都在大力投入LED产业的发展,积极性很高,并把LED产业当成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但光电产业也存在不少问题。丁文武认为,在与可再生能源配套的政策还没有落实,也影响了光电产业的发展。
东莞宏威集团执行主席兼行政总裁范继良表示,政府的参与是非常重要的,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分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产业链条之间的竞争和政府之间的竞争三个层面。政府通过不同电价上网等方式,拉动需求。同时,政府可以通过制造障碍保护产业发展。比如加拿大政府要求,太阳能光伏设备要获得补贴,就必须要本土企业生产的产品占据一定的比例。
丁文武表示,LED产业的关键环节还比较薄弱,70%以上的上游关键环节是依靠进口,80%LED的生产芯片、器件、设备、材料依赖进口。此外,检测和标准体系还有待提高和完善,目前所发布的一些标准还不能满足LED的行业发展要求。
■市场前景
太阳能光伏产能并不过剩
丁文武认为,LED产业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成熟度是不一样的。目前其产业的整体水平还不高。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力量分散。去年,包括上中下游共有3000家LED企业,而产值规模只有728亿元。
丁文武进一步阐释,其实太阳能光伏产业并不是产能过剩,而是今后要建设、投产等规划发展的产能过剩。目前,国内太阳能光伏的产能总量为4832Mw,这些产能的规模,只能满足国内50%的市场需求。今年上半年,我国还进口了1.5万吨多晶硅。
台湾昆山科技大学校长苏炎坤博士认为,台湾对LED研究的时间比较长,东莞在这方面的技术虽然没有那么成熟,但是,东莞目前的契机是,可以以东莞目前的产业基础和市场基础,与台湾、日本和美国等地的企业进行对接,发展壮大自己。
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有炓表示,由于白炽灯能耗很高,欧盟、美国、日本等国已经开始在法律上对白炽灯开始实施了限制。白炽灯的寿命进入了倒计时状态。每年有410亿只白炽灯的市场将会由LED灯来替代。
■人才战略
科技成果要形成生产力
原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主任陈清明认为,科研人员应该是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卖给企业,卖给市场,让市场来给你钱。
在产业与学术界的合作方面,陈清明认为国内的产研结合还有待提高。
“我在华中科技大学从事技术研究近20多年,发现不少原本可以应用于批量生产的技术最终没能够用于生产,科技成果形成不了生产力,觉得很遗憾。”陈清明说,任何科研,如果离开了产业的发展,是没有意义的。因此,科研必须跟实际生产结合,才能产生价值。
台湾昆山科技大学校长苏炎坤认为,在人才方面,现在台湾70%以上的博士都在学术界,在产业界,硕士或者学士比较多,博士少。
苏炎坤说,产业界人士没有太多的时间从事研发,更多的精力投入在市场和生产中。因此,产业界就会把今后3年或者5年要发展的产品或者产业发展方向问题,让学术界去做一些有前瞻性的研究计划。当学术界得出产业、产品今后发展的结论后,再转让给产业界。这样,产业界就省去了走弯路的风险,而学术界则得到了科研经费和学术成果。
“我们在与产业界合作的时候,产业界一般派遣一两个工程师参与到我们的研究中来,这样,在把学术成果转为可量产的产品时,就可以有这些参与其中的工程师,作为熟悉的人来负责,缩短了科研成果变成现实产品的时间。我来大陆好几次,发现学术界和产业界的联系并没有台湾的那么强,我觉得,在这方面,大陆的产业界和学术界可以适当加强。”
■技术发展
核心技术VS追逐利润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冷晓明说:“有人认为在做封装以及市场等中下游的产业链条同样可以赚钱,同样可以发展做大,因此,可以专注于中下游的封装和市场,而无需往上游的芯片、外延片的方向发展。但我觉得,对于一个地区的产业发展,如果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自我创新,其发展是没有后劲的,因此,我认为东莞在LED产业发展方面,还是要做上游产业,并掌握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坚持走自主创新的道路,掌握核心的技术,我们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才能够得到真正发展。这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别于其他产业的发展模式。”
省科技厅副厅长叶景图表示,从整体来讲,目前,LED产业在关键材料和关键技术上都有待继续加强。生产外延片的炉子(即MOCVD),目前主要掌握在美国和德国两地,订购的设备,要排期到后年才能拿到货,我们明显感觉到受到制约了。其次,在LED的驱动电源方面,我们还没有掌握核心技术,在电源的稳定性和耐用性等方面还不足。
郑有炓认为,产业的设置,要因地制宜,关键看是否能赚钱。要根据当地的产业基础。目前,企石是做下游的应用产品比较适合,可以把这种优势扩大。下游产品,也要求其技术创新,比如同样的手电筒,有的有人买,有的就滞销。比如衣服,同样都是制衣厂,有的利润就很高,有的就是亏损,关键的是靠技术创新来获得盈利和产品利润。
对于芯片和外延片上游的产业,因为其科研经费需求大,因此要注重投资,企业要在长期的投资研发中站得住脚。在投资方向方面,可以尝试“引资控股”的方式来进行经营。比如,引进外资49%,但政府或者当地企业控股51%,这样,政府就可以按当地的产业发展需求,来进行调整产业布局了。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