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能源>  正文

多晶硅厂家盈利能力将继续回升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8/16/2010 13:48:00   来源:上海商报

  光大证券 王海生 袁瑶

  多晶硅需求超预期

  自7月22日以来的两周多时间里,国内市场多晶硅售价已从40万-41.5万元/吨上涨至44万-46万元/吨,且供应出现紧张的趋势。据专家预测,短期内国产硅料价格有望进一步攀升至50万元/吨(62.5美元/kg)。

  硅价的大幅波动的原因包括:

  1)需求超预期。对2010年新增装机的一致预期已经由年初的9GW,上调至14GW。光伏市场需求超出所有人的预期。

  2)供给低于预期。在去年我国多晶硅“产能过剩”的质疑之下,国内多晶硅产能释放进程低于预期,包括英利、赛维等大厂的多晶硅项目均延后投产。在需求超预期的今天,国内硅料供给显得紧张。

  3)散货市场易于操纵。由于大厂的主要销售模式是长单订货,流落在市场上的散货数量较少。历史经验表明,在预期转好的情况下,硅价容易被哄抬。

  4)成本微升。我国部分省市取消针对多晶硅项目的优惠电价,以每千克150度电的消耗来算,电价上涨7分意味着企业成本每吨增加1万元。成本提升对多晶硅厂实际影响较小,但在市场好的时期,容易成为提价的理由。

  高价至少维持到年底

  在今年年底前,市场没有利空因素出现的几个月中,多晶硅价格不会出现明显回落。上游硅料厂盈利能力的提升将是中期趋势。

  1)上游环节技术壁垒高,投入大,量产时间长,市场风险高。在产业链中理应享有较高毛利率。

  2)自2008年年中以来,由于预期产能过剩,多晶硅价格大跌,而光伏产业链其他环节的附加值保持稳定,造成下游毛利率显著高于上游,出现短期繁荣。中长期来看,全产业链各环节盈利能力的合理化回归应该是趋势,上游厂家理应享有20%以上的毛利率。

  3)目前国家对多晶硅行业的准入标准提高,贷款也有限制。因此,未来的产业扩张将主要集中于既有的行业龙头,行业集中度将逐步提升,价格无序竞争的局面出现概率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