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项目审批冰封两年多之后,正在出现重大转向。网易财经今日从中国国电集团获悉,该集团已经确定未来10年加快发展水电产业的规划,即以大渡河流域开发为重点,从一条流域为主向全国大小流域辐射转变,坚持大中小并举,同时加快境外水电开发,进而实现2020年装机3000万千瓦的目标。
“国电显然清楚国家最近一段时间对水电项目审批的态度,然后才会作出这些规划。其背景是中国对世界的承诺,即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15%左右,国家已经意识到没有水电产业的快速发展,想实现这个目标是不可能的,而现在留给我们的时间已经非常紧迫。”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张博庭告诉网易财经。
国电称遇到黄金机遇
在国电集团召开的加快水电开发座谈会上,其副总经理米树华称公司水电发展已经进入了重要而难得的“黄金机遇”期,水电发展的重要性事关公司转型和结构调整。
“要全力抢占水电资源,为集团公司水电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国电集团总经理朱永芃进一步强调说。
按照朱永芃的设想,国电将以大渡河流域开发为重点,推进水电发展从工程建设向投资开发转变,从一条流域为主向全国大小流域辐射,实现2010年装机1000万千瓦、2015年装机2000万千瓦、2020年装机3000万千瓦的目标。
米树华则称,国电集团未来将全力推进项目核准,积极抢占国内优质水电资源,突出流域并购,加大中小水电开发力度,同时加快境外水电开发。
早在今年5月,国电旗下国电电力就已经开始了抢占优质资源的步伐,其公告显示控股子公司国电大渡河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将以1.97亿元收购四川革什扎水电公司40%股权,以取得其85%股权,此举将获得革什扎流域的四个梯级水电站,总装机42.3万千瓦,工程总投资将在46亿元以上。
项目审批低调开闸
“一个多月前,温家宝总理已经在多名院士的联名书上签字;一个多星期以前,金沙江和雅鲁藏布江上的两个水电站已经相继获批。此举打破了两年多来国务院没有核准常规水电的僵局,预示着我国水电的发展正在迎来新的机遇。”张博庭说。
另据张博庭透露,借着金沙江水电解禁的契机,被环保部叫停的中国华电集团开发建设的鲁地拉项目和中国华能集团的龙开口项目,其环评报告已经顺利都通过了环保部审批,各种核准手续正在逐步履行之中。
“开闸一方面缘于中国实现对世界承诺的紧张局面,另一方面则是极端环保组织妖魔化西南水电的真相被澄清。”张博庭说。
据有关部门测算,按照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2020年全国能源需求总量约为48.5-53.5亿吨标煤,而要实现国内目标以及对国际社会的承诺,2020年能源需求总量控制在51亿吨标煤以内为宜。
“如果以51亿吨标煤计算,202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总量的15%则意味着要达到7.65亿吨标煤,折算成发电量就是2.35万亿千瓦时。”张博庭说。
而据国家能源局可再生能源司司长王俊的计算,2020年核电和非水可再生能源最高可达到发电量1.1万亿千瓦时,其中核电装机7000万千瓦,发电6000亿千瓦时,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发电量达到5000亿千瓦时。
“这就要求2020年我国水电年发电量必须达到1.25万亿千瓦时,而2009年我国常规水电装机约为1.8亿千瓦,发电量只有约6156亿千瓦时,2020年常规水电装机至少要达到3.3亿至3.5亿千瓦,才能产生1.25万亿千瓦时发电量。”张博庭说。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2009年全国电力年报显示,2007、2008、2009年全国核准的水电容量分别仅有234万千瓦、724万千瓦和737万千瓦,远小于这几年的投产规模,导致水电在建施工规模迅速缩小,2009年底仅有6725万千瓦。
“大型水电工程一般需要5到8年的建设期,中国水电产业要在未来10年增加1.5亿到1.7亿千瓦的装机,意味着‘十二五’期间至少要核准开工一亿千瓦以上的水电,才有可能实现上述目标,其任务之艰巨不言而喻。”张博庭说。
事实上,早在去年9月,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就已经对水电开发态度转向,称目前中国的水电开发程度不足30%,而美国超过了70%,欧洲的冰岛、挪威等国家更是超过90%。
而在此之前的许多公开场合,张国宝多是强调中国水电开发中面临移民、政策配套以及环保等挑战之类的观点。
“这是极端环保组织妖魔化中国水电的结果,通过误导公众营造社会舆论来影响政府决策,国务院此次开禁水电项目审批,另外一个要求就是做好社会公众的引导和教育,国家能源局上周已经开始与新闻媒体进行深入接触。”张博庭说。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