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能源>  正文

英利欲占领全球一类光伏市场三分之一份额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7/08/2010 00:24:00   来源:新华网海南频道

  7月6日电(记者董雅俊、姜鹏、王昆)英利集团“一期年产100兆瓦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完整产业链”项目,可望7月8日在海南正式投产。预计到2015年,英利海南产业基地将基本建成较完善的光伏产业及配套体系,形成以硅料生产、飞轮储能、国际物流、工业设计等多个项目为主体的完整产业链条。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英利集团董事长苗连生表示,英利未来的发展目标是挺进全球一类光伏市场行列,争取2012年后占到全球一类市场份额的30%-35%。

  打造完整光伏产业链 实现对成本和质量的最佳控制

  从1998年开始进军太阳能光伏领域至今,英利集团已经发展成为国内唯一一家拥有从硅料、光伏电池切片、电池组件到光伏应用完整产业链的企业,是全球最大的垂直一体化光伏发电产品制造商之一。

  苗连生认为,完整产业链生产模式是光伏产业的理想生产模式,垂直一体化的整合能够实现对成本和质量的最佳控制,有利于整体技术优化和最快速度地推动技术创新。他说,太阳能光伏产业必须形成产业链发展,否则一是质量不好控制,二是原料价格受制于人,三是技术单线进步非常艰难。

  2008年以前,国内硅料一度依赖进口,原料价格的居高不下一直是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最大制约。企业要想具有绝对竞争力,解决原料供应是关键中的关键,因为谁能获得硅料生产的最低成本,谁就站在了光伏产业的制高点。从2007年9月开始筹备到正式投产,历时两年时间,英利的上游企业――六九硅业的建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太阳能产业硅料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也标志着英利实现了从硅料、铸锭、硅片、电池片、电池组件到应用系统的完整光伏产业链条。

  在英利采访时记者获悉,六九硅业采用的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新硅烷工艺生产多晶硅材料,是国内唯一采用该技术的硅料生产厂家。该工艺直接利用硅石(二氧化硅)为原料制备多晶硅,完全实现了闭环式生产,低耗能、高效率,并且没有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放,真正体现了节能、环保。六九硅业一期多晶硅产能为3000吨,四期工程全部投产后产能可达1.8万吨。但即便如此,按照英利规划的光伏电池产能,六九硅业只能供给60%的多晶硅,其余的40%还需要外采。


  苗连生说,2009年下半年,在国内限制多晶硅发展的同时,国外欧美日等大厂家一分钟都没有停止加速扩产,有的甚至将原来一个3000吨的扩产单元一下提升至6000吨,因为他们已经意识到后期多晶硅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其一,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太阳能光伏发电只在德国和西班牙等极少数欧洲国家有所应用,而此后包括美国和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都在低碳经济的指引下开始加速对其推广和应用;其二,在以后的社会经济发展中,物联网、智能电网甚至于互联网的升级,都需要半导体材料,从而使其和太阳能光伏产业形成对多晶硅的需求竞争。因此,苗连生认为,在采用技术、工艺先进的前提下,目前不仅不应控制多晶硅投资还应多上产能,以备后期国际和国内市场需求的爆发性膨胀。

  持续技术创新 支撑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

  英利始终坚持技术创新和科技研发是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苗连生表示,企业要想拥有全球光伏产业的话语权,就必须拥有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英利集团每年都投入大笔经费用于光伏技术研发,同时鼓励企业基层人员技术创新。目前,英利已拥有自主创新项目600余项,公司层面的技术创新基本上两天就有一个。

  英利下属的六九硅业是国内首家采用新硅烷法生产多晶硅的厂家,具备环保、节能、低能耗的技术优势,综合电耗可降低30%以上,生产成本可降至28美元/千克左右,大大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产品纯度可达9N (99.9999999%)以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09年初,英利与荷兰国家能源研究中心以及光伏设备供应商阿姆泰克签署了名为“熊猫计划”的N型高效电池研发合作项目,7月“熊猫”高效电池一经投产转换效率便达18.5%,今年年底将全线稳定在19%,实现了在国际光伏产业的一个新突破。这项技术将在英利近期300兆瓦扩产项目中实现规模化生产,标志着英利在实验室研发和产业化进程中迈出重要一步。

  2010年初,“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得国家科技部审批,正式落户英利集团。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实验室是集高水平科研项目研发、人才培养、学术交流、成果孵化为一体的重要基地。

  英利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成为技术创新的突破点,直接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和产品售价,增强了核心竞争力。据了解,在硅锭铸造方面,英利使用的大型铸锭炉,采用定向固化系统实现结晶过程,在热场的精确控制下生长出高质量的硅锭。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使硅锭每公斤耗电量从12.59千瓦时降低到8.38千瓦时,既降低成本,又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在硅片切割环节,采用先进的线锯技术切割硅片,使硅片厚度从2004年的325微米降到目前的180微米,从而有效降低了硅料的消耗。由于不断提高制绒效果、提升扩散均匀性等,其太阳能多晶硅电池转换效率从2004年的14%稳步提升到16.5%,电池合格率为98%,组件合格率在99%以上。在硅料消耗方面,目前世界上最优秀的单瓦耗硅水平为6.5克,而英利的该项指标已经降至5.4克。

  当前光伏产品宜继续抢占欧美市场 国内立足示范工程推广

  苗连生认为,目前国内在太阳能应用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光伏产品价格及发电成本较高是其在国内无法也不应迅速推广的主要因素。由于国外的市场环境已经比较成熟,国家应大力支持国内光伏企业继续出口,抢占欧美市场。


  从2004年开始,英利在德国、西班牙等国参与建成了多项兆瓦级的大规模光伏并网系统项目,并在葡萄牙建成了全球最大的光伏并网电站。始于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使各国经济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作为新能源行业的太阳能光伏产业也未能幸免。世界上不少光伏生产企业因成本压力被迫停产,而对英利来说,这恰恰是进行低成本扩张和抢占销售市场最好的良机。近年来,英利凭借稳扎稳打的战略扩张,获得了欧美国家市场多项产品质量认证,在国际多项工程招标中创造了不错的业绩。此次南非世界杯上,英利成为世界杯历史上首家可再生能源赞助商。

  而在国内市场方面,苗连生表示,太阳能应用项目应立足于示范性工程的推广,集中有限的财力解决亟待解决的问题,如边防海岛的海水淡化、发电和边远贫困地区以及灾区人民的生活用电问题,国家应设立专项基金来建设太阳能应用示范项目,光靠企业及个人的捐助远远不够。

  2012年后英利意欲占领全球一类光伏市场30-35%的份额

  2004年以来,英利的产量、销售收入和利润等都实现了跨越式的增长。光伏电池产量由5兆瓦多猛增至去年的540多兆瓦,今年可望达到1吉瓦;销售收入从1.24亿美元增长到85亿元,利润从1000万元增至13.5亿元。

  苗连生预计,2012年以后,全球光伏市场将真正走向市场化,届时将逐渐分出档次并最终形成三类市场,其中高端的一类市场将只剩下7、8个品牌,年产能将达到35吉-45吉瓦。目前,英利在全球光伏市场中占有12%左右的份额,未来的发展目标是挺进全球一类市场,并占领其中30%-35%的市场份额。

  为推动光伏行业具备与传统能源在价格上的竞争优势,英利已经启动总规模800兆瓦的生产建设计划,预计2010年底总产能可达1400兆瓦,光伏发电的成本可降至每千瓦时1元人民币,具备了与传统化石能源进行商业竞争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