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正在寻找着除房地产业之外的"第二增长引擎",绿色、环保、低碳的新能源概念已经出现在决策层的眼前。6月1日,各部委同时颁布的关于新能源汽车和节能家电的政策,更加印证了这一趋势
混合动力汽车前路漫漫
6月1日,中国新能源汽车推广谱写了新的篇章。财政部等4部委联合出台《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通知》,确定在上海、长春、深圳、杭州和合肥等5个城市,启动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工作。其中,对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每辆最高补贴5万元,纯电动乘用车每辆最高补贴6万元,购买节能汽车,按每辆3000元标准给予一次性定额补贴。
其实,该政策的出台早有征兆。3月24日,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牵头的2010年中国汽车T10峰会上,曾一度对新能源汽车路径问题产生过分歧的工信部、科技部官员最终同国内六大汽车集团企业共同达成共识,无论电动车、混合动力,还是包括以甲醇、天然气、乙醇等为燃料的传统汽车,只要能够达到节能的目的,国家都将给予政策支持。
更早以前,2009年7月1日,《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正式实施,给了新能源汽车一个官方的"定义"。
"展开新政策的试点工作是一个实质性的态度的表现。之前虽然一直表示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商业化、市场化,但都是政策层面上的,缺少实质性的扶持政策出台。"汽车行业资深分析师钟师认为,单纯的看,补贴额度实际上力度是比较大的,对产业的刺激力度也是比较大的。
力度大、成本高是业内对此次新能源汽车补贴的一个共识。据称,财政部日前为此已拨出款项50亿元。但是,新能源汽车的行业标准和本身技术的成熟度,是阻碍其前行的主要瓶颈。
"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当务之急是制定相应的技术标准、市场准入门槛和产业政策,要有一个专项规划,以避免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国内一些企业正在试制新能源样机,但都没有大批量生产,更没有入市。我国汽车百公里油耗比美国高10%,比西欧、日本高20%甚至30%,所以我国现有的汽车节能减排潜力还很大,任务还很繁重,今后我国汽车工业节能减排仍然是主要方向。"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日前指出。
问题还在于,此次国家直接针对补贴的插入式电动车和纯电动车,可能并非今后20年中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方向。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委员陈光祖明言,插入式电动车和纯电动车的电池质量还没有100%过关,充电接头标准都没有出台,充电设施也没有建立起来,在这种情况下光有补贴要达到5万辆的规模也十分困难,即使是1万辆都很难做到。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