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能源>  正文

光伏发电:薄膜、晶硅谁唱主角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5/31/2010 10:50:00   来源:人民网
曹开虎
  在晶硅太阳能电站日渐成熟的形势下,薄膜太阳能电池也开始争夺这个潜在的巨大市场。而在两种技术争夺的背后,也是美国应用材料公司、瑞士欧瑞康太阳能公司等国际太阳能电池设备生产商之间的争夺。
  5月26日,采用美国应用材料公司设备的新奥光伏能源有限公司中标内蒙古太阳能电站,采用的就是薄膜电池。此前的敦煌、无锡等国内太阳能电站悉数采用晶硅太阳能电池进行发电。
  “这是目前中国最大的非晶硅薄膜电池的发电项目。”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这也是国内第一个薄膜电池的发电项目。
  薄膜电池优势渐失?
  新奥光伏中标的项目,由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公司投资,首期项目为10MW,分别为5MW薄膜电池和5MW晶硅电池。
  美国应用材料公司亚太区渠道总监肖劲松告诉本报,相比于晶硅电池,薄膜电池更适合太阳能电站的应用。
  “不过我并没有否认晶硅电池的优势,事实上两种电池各有优劣势。”肖劲松说,晶硅电池的发电效率较高,但成本也很高;薄膜太阳能电池发电效率虽然低一些,但成本也比较低。
  江西赛维LDK太阳能公司总裁办主任姚峰认同肖劲松的观点。“有的人把这两种技术当成了竞争性的技术,事实上不是这样。”姚峰告诉本报,薄膜电池具有弱光应用性强以及温差适应性强的特点,大规模运用于沙漠电站,以及土地资源丰富或温差较大地区的电站建设,此外玻璃幕墙也主要采用薄膜电池;而城市屋顶项目,对发电效率要求高,所以主要还是采用晶硅电池。
  不过湘财证券分析师侯文涛认为,随着多晶硅价格的下降,薄膜太阳能电池在成本上与晶硅电池已没有太大的优势。
  在金融危机之前,多晶硅价格连续暴涨,为了应对多晶硅高额的成本压力,赛维LDK等国内一些太阳能公司开始上马薄膜电池项目。
  2007年全球薄膜太阳能电池产量达到400MW,比2006年的181MW大幅增长了120%;2008年全球薄膜太阳能电池产量达892MW,同比增长123%。
  在经历几年高速发展之后,薄膜太阳能电池市场开始逐渐冷却。今年一季度,欧瑞康销售额下降到3900万瑞士法郎(约3398.85万美元),同比下降24%;一季度的订单额也仅为800万瑞士法郎(约697.2万美元),同比下降了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