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能源>  正文

新能源产业转型 上海电气引领行业风向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5/12/2010 10:35:00   来源:证券日报 | 作者:谢诚

  2010 年是实施政府“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世博会的举办之年,低碳以及新能源技术备受关注,传统能源企业纷纷投身新能源的开发,上海电气作为全国三大发电设备制造企业之一,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新能源电气设备的研发,正在逐步打造中国的新能源产业战舰。而近期,上海电气定向增发36亿扩大核电和风电产业,将使公司在三年内跻身国内核电、风电产业第一梯队。

  齐备产业链巩固核电风电优势

  在核电方面,上海电气目前拥有国内最齐全的核电设备制造产业链,具备强大的核电设备成套供货能力及关键设备的垄断生产能力。公司作为国内最主要的核电核岛以及常规岛设备生产商之一,在堆内构件/控制棒驱动机构方面具有先发优势,目前在国内市场占有率保持100%。

  上海电气目前同时掌握AP1000和EPR两大第三代核电技术的设备制造能力。作为AP1000技术的受让方,在第三代核电的产业竞争中占据技术布局的先发优势,目前基本可以实现核岛核心设备的制造。同时结合重工设备领域的协同效应,上海电气计划于今年解决AP1000锻件的技术攻关。在我国第四代核电技术的国产化进程中,上海电气也积极参与,目前已签订了国内首个高温气冷堆石岛湾核电站的主设备供货合同。

  除此之外,上海电气在辅助设备领域也实现了突破。2009年通过与凯士比公司合作,实现核岛冷却主泵的制造,承接了昌江65 万千瓦核电机组四台主泵制造合同,与宝钢签订的500吨690型管供货协议也正式投产,标志着上海电气成功突破核电一级主泵和蒸发器U型管两个制约我国核电发展的关键瓶颈。

  通过核电核岛设备生产设施向临港基地的集中,上海电气计划将该基地建设成为全球规模最大、业务最集中、能力最完整的先进的核电主设备制造基地。临港基地核电二期扩能项目建成后,核岛和常规岛设备的产能将大幅增长一倍以上。此次的非公开增发项目募集资金项目中约12亿元拟用于核电领域的产能扩建和技术提升,将帮助公司形成年产4-6 套蒸汽发生器、压力容器和稳压器,8-10套堆内构件和控制棒驱动机构的核电核岛主设备集成制造产业化规模。

  在风电领域,上海电气是中国最早参与大型风机制造的企业之一,具备自主研发能力,风电制造产业链日趋完整,在临港基地形成了完整的风电设备制造能力,可实现1.25MW风机和2MW级风机的批量生产。同时,上海电气在江苏东台新建风电设备制造基地,生产2MW级陆上风机和3.6MW级海上风机,目前3.6MW级海上风机正在进行样机研制,预计将在今年成功下线。本次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的4.39亿元将用于风机的研发和技术提升,帮助上海电气继续打造具有上海电气特色的风电设备业务发展模式。

  核心专利及优异团队打造国际企业

  上海电气董事长徐建国在采访中表示,上海电气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实现经济发展转型的客观需要;是对接国家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对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的客观需要;也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主要动力。正是因为近年来,上海电气不断坚持技术进步,才创造出良好的产业机会,保持了优势的产业地位。目前上海电气旗下拥有上海电气中央研究院、上海电气自动化设计研究所及上海市机电设计研究院等直属专业研究机构,为公司提供了雄厚的装备技术基础,储备了一大批优秀的技术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