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冶金>  正文

宝钢考虑向外转移钢铁产能 专家:不可能整体搬出上海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5/10/2012 10:32:44   来源:中国广播网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最近有消息称,宝钢集团的湛江项目在停滞3年后已经获批。宝钢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徐乐江昨天在第七届国际钢铁大会上没有予以否认,并且暗示宝钢目前正在考虑将产能迁出上海的计划。

  徐乐江表示,由于环境方面的压力,钢铁企业已经不再是政府眼中的“香饽饽”。对此,宝钢自己在找压力,需要考虑“在上海能生存多久,需要上海城市融入我们多久,所以我们会主动地有所作为”。

  除了环保压力以外,中国钢铁行业面临的产能过剩导致全行业利润降至低谷,也是宝钢选择搬出上海的一大深层次原因。钢铁行业可能面临长期的低利润率,同时新的钢铁产能仍在形成。徐乐江说,“十二五”期间、“十三五”期间宝钢会有很大的动作,进行产量、结构的调整,但他特别强调,这个举动是“转移产能”而不是“淘汰产能”。

  央广财经评论,马上请出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中心研究员易鹏,一起来评论这个话题。 

  主持人:宝钢集团的董事长徐乐江说宝钢目前正在考虑将产能迁出上海的计划,将转向广东湛江和新疆八钢,未来10年宝钢上海产能将下降300万吨。300万吨乍一听挺多的,但宝钢共有4000多万吨产能。那么300万吨的产能转移的目的和意义何在?

  易鹏:他只是说上海这个地方减少300多万吨,未来由于中国的钢铁行业形势,宝钢会进一步提高它的集中度,在整个中国行业的比重会进一步提升。去年中国钢铁总产量6亿多吨,宝钢4000万吨,未来可能宝钢还可以继续做大,所以转移出去的可能不止300万吨。 

  主持人:您认为实际的转移数量不止300万吨,那么在具体操作的时候,这么大的钢铁集团,具体操作的时候会遇到一些什么样的困难呢?

  易鹏:第一个是地方资金的利益博弈,因为宝钢在上海,给上海创造了税收,解决就业。安全转移到广东或者是到新疆以后,也面临利益分配,所以有些地方政府可能也不太愿意转。像首钢转移到唐山去的时候,北京市政府和河北省政府在中央政府的协调下做了一个利益分配的机制。

  第二个问题是,因为钢铁行业目前是高耗能的产业,不是以前的香饽饽,利润也越来越薄。转移到有些地方以后,也不见得是非常支持的态度。但他转移到湛江,湛江本身是沿海,铁矿石的原材料通很多过海洋来进的。而且宝钢和广东方面基于对钢铁产业的整合并购也谈了很多年,国家批准以后转移到广东以后能够得到支持。但到了地方以后,钢铁企业会带来很多的能耗,给地方政府节能减排带来很大的压力,所以各个地方的钢铁企业会选择慎重的态度。

  主持人:从首钢集团迁移曹妃甸遇到的问题,我们就能看出城市钢厂搬迁的难度和代价不小。如果我们把宝钢和首钢做一个相比,您认为这两个钢铁集团在搬迁的过程中有什么样的异同呢?

  易鹏:第一,首钢的规模不如宝钢。第二是首钢配合北京奥运的计划,在国家行政命令的情况下搬迁。同时最关键一点是大城市空气污染、能耗比较高,也不太符合大城市的定位,使首钢基本上是全部搬迁掉。但是宝钢是在上海的郊区,离城市还是有一点距离,而且规模也比较大,机械钢材、板材这块也放在上海的总部,所以他搬迁,他把一些低附加值或者技术含量比较低的产能降低,在别的地方重新做一个新厂,所以它们两个有这样的不同。

  主持人:有没有可能今后宝钢像首钢那样做一个整体的搬迁呢?

  易鹏:我认为这个可能性不太大。第一个首钢因为奥运的战略,所以他才会搬迁出去。

  第二个是因为北京目前把服务业作为最主打产业,因为北京的第三产业占到75%以上的比重,而上海第三比重才57%。而且上海工业经济占的比重非常高,同时宝钢在上海和它的汽车产业配套,在汽车板材这一块他投资比较大,所以宝钢作为中国最大的钢铁企业要完全搬迁,这个不太现实的。而且有一点,上海离长江口很近,不像北京的首钢距离港口比较远。

  第三,因为上海宝钢在生产过程中培养了很多娴熟的产业工人,但是上海宝钢转移到湛江和八一,而技术娴熟的产业工人很难过去,不像首钢离唐山相对比较近,使得很多娴熟的产业工人可以通过近距离的交通运输去曹妃甸。

  所以长远来看,上海宝钢肯定还要继续留在上海,只是第一个他占上海经济总量的比重会越来越低,因为上海的服务业会越来越高。第二个是上海钢铁的附加值会越来越高,低附加值的空间会越来越小。

  主持人:很有可能接下来宝钢不是整体搬迁,而是部分搬迁,选择搬迁的这部分是低附加值的一些产能。可是这就给要搬迁去到的地方增添了疑问,本来利润率就薄,然后还是低附加值,可能又会因为环境污染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那这个搬迁能不能顺顺利利的进行呢?

  易鹏:这个我认为不是搬迁的概念,宝钢可能是把这300万吨的产能淘汰掉。比如湛江重新做这个产业,他也会按照目前国家的环保标准、节能减排的标准做。他可能不是一个简单的就地转移,而是蜕变,湛江这个项目是最新的技术来重新做一个新厂。

  第二个方面来讲,湛江相对而言离大城市相对比较远,它的绿化生态相对大城市要好,所以在这个地方发展钢铁产业,总体对生态的破坏影响会比大城市要小。但是钢铁企业高耗能的产业转移也必须和当地的生态环境相匹配,而不能形成污染搬迁,产业转移,否则得不偿失。

  主持人:最后我们来说一说战后的欧洲、日本、美国等等国家和地区,钢铁都是先随着经济高速发展而发展,随后步入一个平稳发展阶段,接下来是下调阶段,这个阶段可以说躲也躲不过去,国际上很多大型钢铁企业如何来应对这个阶段,我们怎么来借鉴?

  易鹏:国际上钢铁行业基本上转移了,产业转移,转移到内地,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第二个方面他们现在主要做钢铁企业对附加值最高的这一块,但是总体而言钢铁企业已经不是以前的主力军,它是逐渐落后产业的代表之一。所以在中国未来的钢铁企业可能也会走这条路,在未来在中国工业化城市化完成以后,钢铁产业会有一个下降的趋势。

  但是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国情又不一样,中国的城市化和人口众多,城市化的过程也非常漫长,所以中国钢铁企业的产能还会在相对很长一段时间保持比较高的产能。但是未来到了后工业化时代,城镇化率完成的情况下,战略可能逐渐也会进入一个相对下降的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