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冶金>  正文

稀土出口配额收紧 国外机材面临更多“中国造”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1年9月9日

  近日美国财经杂志《福布斯》报道称,为确保稀土供应,日本及欧美一些机材商开始将生产转移到中国,并称或许将发生全球稀土供应链的根本性重组。

  就此,南都记者综合采访获悉,随着我国对稀土资源的控制加强,上述趋势料将持续,这将有利于提高我国相关产业技术水平。而稀土价格尽管回调,预计仍将保持高位,出口也将持续收紧。

  稀土依赖型外企纷纷向中国转移

  近日,美国财经杂志《福布斯》报道称,虽然日立机材否认正着手在2013年将其第五条大功率磁体生产线转移到中国,但由于需要确保稀土金属的供应,日立机材可能迟早都会这么做。一家业内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说,“日本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中国转移生产,我们或许正在目睹全球稀土供应链的一场根本性重组。”

  今年6月份,日本昭和电工(Show aD enko)宣布将把用于生产混合动力汽车用磁体的各类合金的在华产量提升50%。同时,美国和加拿大那些业务依赖此类重要矿物的公司也已经在向中国转移。例如通用电气已将大部分照明产品的生产转移到中国,因为其荧光灯产品需要依赖中国的稀土荧光粉。

  出口配额下降,价格上涨是主因

  为什么要搬到中国?因为我国稀土出口配额下降,稀土分离产品出口价格上涨,若将生产转移至国内,无疑可降低成本。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微博)告诉南都记者,这一趋势料将延续,会有更多外企向国内转移,但也不会蔚然成风。而转移过程中,肯定会带来相关技术,这对提高我国相关产业的技术水平是有利的,但高端技术预计仍有很强壁垒。

  “一些国家说他们也有大量的稀土矿,为什么自己不开采呢?”对于外媒指中国利用稀土逼迫外企向中国转移,林伯强驳斥说,很明显稀土是重要的战略资源,谁都想保护;而我国稀土之前长期低价出口,储量也越来越少,不可再生,加强控制理所应当。

  价格将保持高位,出口将持续收紧

  此前,稀土产品价格一直受国外商家控制,一度以“白菜价”出口。近几年随着对稀土战略价值的认识,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控制稀土的开采和出口。今年两会上,商务部部长陈德铭指出,中国占将近世界30%多的稀土资源,供应出口了世界90%多的稀土,面临着非常大的环境压力,决定对稀土的开采、加工以及对于国内使用和出口实行同等的减量限制。中国继今年上半年削减稀土出口配额后,下半年又将配额削减了72%。同时,稀土开采的资源税提高了150倍。

  根据大宗商品数据商生意社统计,今年1到8月,镝价格上涨715.79%,镝铁合金上涨748.28%,氧化镝上涨677.78%,其它稀土分离矿物也都上涨了300%以上。近期价格虽有回调,但下跌幅度为20%至30%。大宗商品数据商生意社稀土分析师刘瑞星接受南都记者采访表示,长期来看,稀土价格仍将保持高位。而我国的稀土出口配额,在林伯强看来,也将持续逐步收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