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后,全球资源价格暴跌,各个企业资金链紧张,矿山资源频频转手,但过了2009年低迷期后,2010年铁矿石市场迎来暴涨,矿石开采热情高涨,带动了全球矿石投资增加。在投资高潮下,全球范围内很多公司涌入了矿石领域。
目前,各国矿企来到中国,表明新兴矿企对我国的依赖程度高,和我国企业的合作意愿强烈。尽管这些矿企现在产量相对较小,但待投资完全达产后,这些公司的铁矿石产能会有很大的释放。
目前局势下,大型国际矿企优势地位削弱,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全球范围投资扩产。矿石投资成为潮流,澳洲、巴西等传统富矿区,中小矿企扩张势头很猛。11月中旬,澳大利亚铁矿石生产商Fortescue公司宣布,投资84亿美元,用来扩大西澳Pilbara地区铁矿石产量至1.55亿吨,产能提高两倍。
与新兴矿企相比,老牌矿企扩张也不逊色。澳洲两大矿企均有扩产计划,力拓两年内计划将产能扩张三成;必和必拓的西澳铁矿石项目达产后,铁矿石产量将由1.3亿吨升至2亿吨水平;同样,世界最大的铁矿石供应商巴西淡水河谷的产量也将迈上3亿吨台阶,到2014年更是要提高至4.5亿吨。
二是海外权益矿增加。金融危机后,我国企业加紧出海,交易方式多元化,通过股权收购、资产收购和合资、合营等方式获得增加矿源。澳大利亚方面统计,对澳大利亚矿产业投资中,中国排列首位,中国对澳洲的矿产勘查和开发投资额为26.25亿澳元,比美国多了6.45亿澳元。另外,非洲、南北美洲项目进展较快,武钢等企业海外项目达产后,将提高进口矿中的权益矿比重,起到稳定进口市场作用。
三是国内矿的制衡。进入2010年,我国铁矿石进口价格维持在1100元/吨以上。由于矿石价格较高,尽管我国铁矿石品位低,但国内矿石企业开采积极性高涨,生产积极性增加,铁矿石对外依存程度下降。根据海关总署公布的一份统计数据,今年前10个月累计进口铁矿石50330万吨,同比下降2.2%,而前10个月我国铁矿原矿产量增幅达到24.4%。
截至10月份,我国铁矿石进口量同比已出现连续7个月下滑,但并不能因此轻判是市场主动权转向。我国进口量下降,和国产矿增产较快、欧美日需求较高有关。
首先,全球铁矿石需求量回升到金融危机前水平。不能将我国进口矿下降,等同于全球铁矿需求量减少。进入2010年,全球钢铁产量仍在增长,欧美日经济迅速回升,全球粗钢产量已经恢复到金融危机前水平。国际钢协统计,今年10月份全球粗钢产量为1.1756亿吨,与2007年10月份1.14亿吨的产量相比,略有增长。
其次,国产矿、进口矿此消彼长,但国产矿替代作用有限。2010年,国内企业矿石开采积极,国产矿快速增长,起到了一定的替代作用。但这种替代作用不会持续下去,因为我国矿石开采成本高。我国矿石资源品位低,埋藏深,矿石开采成本高,与国际矿山形成鲜明对比。澳大利亚、印度等国矿产多为露天矿,开采便利,矿石生产成本每吨低至二三十美元,而我国矿石开采成本都在100美元以上。近几年开发的新矿埋藏的更深一些,成本也较高,部分矿企开采成本高达800元~1000元/吨。
所以,进入2011年,铁矿石市场虽会出现缓和,但基本格局不会变化。近两年,我国矿石还将依赖于进口矿市场。
在三四年后,随着海外矿山开采量增加,特别是金融危机后我国企业收购的矿山达产后,进口矿中的权益矿产量会有大幅提升,这将逐步扭转国际矿石市场上我国企业的被动局面。
11月中旬,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表示,随着境外开矿规模扩大,权益进口矿要由现在5000万吨增大到3亿吨,未来权益进口矿争取达到总进口量的50%。笔者认为,到那时再结合国产矿,我国企业就掌握了铁矿石市场话语权。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