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冶金>  正文

稀土治理赣州样本:推行政府直管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0年10月19日
从上世纪末开始,中国就在探索适合自己的稀土管理模式,但时至今日,稀土治理还在艰难前行。

  在中重稀土方面,资源整合走在最前列的无疑是江西赣州,该地被誉为“稀土王国”,拥有我国大部分的中重稀土资源。

  赣州市政府控制的赣州市稀土矿业有限公司(以下称“赣稀矿业”)拥有赣州所有稀土资源,通过聘请外部企业,来开采加工稀土资源,所有稀土矿及分离产品都由赣稀矿业进行回收分配。

  赣州模式

  提起赣州模式,赣州稀土矿业公司副总经理赖兆添很自豪,“它源于龙南模式,是对龙南模式的改进和创新”。

  赖兆添清楚地记得,1989年10月,在全国第二次稀土工作会议上,“龙南模式”被提出,而在当时,赖兆添正是赣州市龙南县稀土管理部门负责人。

  龙南模式诞生于1985年,在此之前,龙南到处都在开采稀土矿,“村村开,乡乡开”,由于滥采乱挖,不仅使资源遭到严重破坏,而且给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污染,痛定思痛,龙南县着手稀土治理。

  “核心思想是五个统一。”赖兆添介绍,龙南县提出“统一规划、统一计划、统一开采、统一销售、统一治理”,每个乡只办一个矿,并使办矿乡镇减少至7家左右,龙南县所有稀土生产经营统一由龙南县稀土工业公司负责。

  “肯定存在很多困难。”赖兆添称,由于新的机制打破了过去的利益分配体系,因此遭到不少人的反对,不过由于都是集体资产,“总体还是政府内划拨”。

  至1990年后,稀土价格不理想,以及体制问题,稀土工业公司出现亏损,进而进行转制,把生产经营的资产租赁或承包给人,但五个统一没有变,只是方式变为政府聘请外部公司来开发稀土资源。

  至20世纪末,赣州稀土陷入困境,现任赣州市总工会副主席的何昌洪从1999年开始主管赣州的稀土工业,据他回忆,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当时的思潮是“大矿大开、小矿放开、有水快流”,市内稀土开采乱得像一锅粥,“到处在挖矿”。

  稀土矿业无序的管理也阻碍了稀土产业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至1999年底,新建的25户稀土分离企业仅存5户,历年累计亏损2亿多元,负债3.5亿元以上,总资产负债率高达196%,“真是捧着金饭碗讨饭吃”。但龙南县稀土一枝独秀,年产值约1.5亿,占全市稀土总产值的75%左右。

  2000年,赣州成立南方稀土矿业公司,意欲仿照龙南模式整合赣州稀土,但“效果并不理想”,赖兆添称,由于2000年的稀土环境与1985年时有所不同,“比如2000年主要是民营企业”,以致整合一直不顺。

  直至2004年,在南方稀土矿业公司基础上,成立了赣稀矿业,主要是剥离了其中的民营企业股权,赣州稀土治理进入快车道,不过在赖兆添看来,“如果不是南方稀土矿业公司把稀土矿给统起来,就不会有赣州稀土治理的今天”。

  据赖兆添介绍,赣州模式在龙南模式的基础,新增了对稀土分离产品的控制,从稀土开采至稀土分离后的产品,赣稀矿业都拥有所有权,外部公司只受托加工,稀土分离后的产品,按照赣州市政府的要求,优惠供给赣州深加工企业。

  赣州模式使其控制了境内稀土的开采,并以资源保障来吸引深加工企业,同时赣州市通过开发新工艺,比如“原地取矿”等技术,有效减少了环境问题,企业环境治理费由上世纪90年代6000元/吨的水平,降至如今1000元/吨。

  近几年,赣州吸引了中国五矿、中国中化、横店集团等一批世界500强和国内200强企业进驻,赖兆添介绍2009年稀土总产值约70亿,2010年估计约130亿,占全市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一左右。

  不可复制?

  赣州模式自2006年完成以来,吸引了南方众多稀土产区的目光,但却鲜有成功复制者。

  “得益于当时政府的强势,以及整合时间较早等因素,赣州市的稀土整合获得成功,但如果放在今天,赣州市的稀土资源也难以整合起来。”何昌洪介绍,近几年,包托广东、福建、广西在内的多个稀土产区负责人,由主要领导带队来学习赣州的整合经验。

  中国稀土学会原秘书长王新林表示,各地从自身经济利益出发,争相开发稀土矿,“很多稀土矿所在地是贫困县,开发稀土矿对当地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一些县、乡镇当地政府的经济就得靠稀土矿的开采,巴不得你快点来挖”。

  另外,“在一些地方,稀土行业工业总产值太小,懒得管”。何昌洪表示,“有些省份主管有色金属部门仅有三个人,而稀土产业仅占有色工业总产值的3%,根本管不过来,稀土矿采了就采了。”

  “整合难度非常大,你要知道这等于是从别人身上挖肉,”稀土整合对于何昌洪来说并不愉快,“当时就有人出价十几万买我一只手。”

  “关键还是要重视。”赖兆添认为,地方政府如果能高度重视,再加以适当的办法协调各方利益。

  不过,包括赣州晨光在内的多家企业向本报记者表示,其希望开采权回归企业,“源头受限,企业总是不放心的,束缚发展的手脚,建议国家通过严格的门槛来为开采权进行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