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运消息来自美国《纽约时报》网站,报道指中国已全面禁止对日出口稀土,期限持续至本月底。不过,中国商务部新闻处处长在回应外电查询前,强调没有限制对日本出口稀土的措施,力指类似报道毫无依据。
稀土是很多科技产品生产的必需材料,中国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百分之九十,有分析认为若禁运长期持续,日本有关产业势必将遭受影响。中国否认禁运,但仍未能阻止传言散播,新的版本是中国政府可能向海关及国内经销商发出指示,使出口实际停止。
由于中日关系近日因为中国渔船船长詹其雄被拘,两国关系处于敏感时期,中国迅速否认,相信是不想惹起误会。究竟中国会否对日本采取稀土禁运,从常理推断,中国是稀土产量大国,对全球供应有极重要的影响;然而,西方工业国家深明个中厉害,早已库存大批稀土,以备不时之需。中日关系因为钓鱼台风波变差,但暂时看不到有需要全面启动打击施压的需要,尤其使用稀土禁运,短期效果不彰。
空穴来风,未必无因,虽然钓鱼台事件与稀土出口政策未必有关,但禁运消息为何出现呢?一个可能是中国政府长期认为,稀土是罕有资源,但中国的开采和出口缺乏策略,在使用国家透过调整库存影响市场的策略下,稀土价格长期被压低,这个思维尤其在近年中国与资源国商讨铁矿石价格谈判,屡次被供应商控制局面时就变得强烈,大陆不少专家都质疑,为何中国要贵买铁矿石、却贱卖稀土呢?
因应稀土出口政策不符合中国利益,中国过去几年不断传出要整顿出口政策。几个月前,国家正式提出整顿稀土行业,保障和规范经营,不排除中国禁止稀土出口日本的消息,源头与行业整顿有关。假如这个推断没有错,整个事件属于产业策略的调整,与政治无关,但却已引起国际间关注。
稀土在工业上有难以替代的用途,被视为有战略价值的物资,目前探明的稀土资源虽然集中在中国,但不代表外国无法生产。部分拥有稀土资源的国家,没有积极开采,只是监于中国货源廉宜,与其发掘自己的藏量,不如先用人家的储存。
中国现时调整产业策略,希望保障资源和提高回报,是维护本身利益的做法,但不代表可以高估限制稀土出口的即时战略价值。
从今次美国传媒对中国稀土政策的报道,说明西方国家对有关政策的关注,大陆就算要改变平卖稀土的政策,如何可以做到平稳过渡,避免产生经贸风波,安排上就需要相当高的技巧。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