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冶金>  正文

“更重要的是把攀钢的发展做好”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0年8月5日
“重组仅仅是一个手段,更重要的是如何在鞍钢、攀钢重组之后,把攀钢的发展做好,把攀钢当地的经济支撑做好,让攀钢的广大干部职工的收入能有提高。”7月29日,鞍钢集团总经理、党委书记张晓刚对本报记者谈及鞍钢、攀钢重组时如此表述重组的目的。
  5月,国务院国资委批复同意鞍钢、攀钢重组,并成立新的鞍钢集团公司作为共同的母公司;7月,鞍钢、攀钢重组大会召开;眼下,张晓刚已经开始考虑如何把攀钢发展好。

     “实现了发展战略中的一个环节”

    鞍钢与攀钢的重组,是国务院国资委系统内最大的钢铁重组事件,钢铁央企从此由4家变为3家。不过,对于此次重组的意义,张晓刚认为:“鞍、攀重组的成功仅仅是实现了鞍钢整个发展战略中的一个环节,通过鞍、攀重组,鞍钢实现了在中国境内的一个战略布局。”
  2007年以来,鞍钢提出了“四个转变”的发展战略路径,即在长大方式上,从投资新建为主向投资新建与兼并重组并重转变;在产业布局上,从内陆发展向沿海发展和国际化经营转变;在自主创新上,从核心技术的“追随者”向“领跑者”转变;在对外输出上,从单一的产品输出向技术输出和管理输出转变。通过“四个转变”,鞍钢将实现“到2015年,年产钢进入世界钢铁行业前五位,成为钢铁业特强、钒产业世界领先、钛产业国内最大,多角化产业协调发展,最具国际竞争力、能够引领世界钢铁工业发展的特大型跨国集团。”
  按照这个战略,鞍钢的发展稳妥而不失速度。在投资新建和布局方面,在过去几年里,鞍钢取得了非常明显的进步,尤其是鞍钢鲅鱼圈钢铁基地的投产,使得鞍钢开始践行绿色、低碳的钢铁发展理念,让鞍钢步入了世界先进钢铁科技的领域,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向沿海发展的目标。
  由于东北地区钢铁供大于求,鞍钢很大一部分产品,被运到长三角与珠三角地区进行销售,那里有鞍钢的很多战略客户。考虑到福建的战略位置重要性,今年1月,鞍钢与福建省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福建莆田市湄州湾投资38亿元建设冷轧钢板项目。由此,鞍钢初步实现了东南市场布局。
  在国际投资方面,鞍钢在进军国际市场、掌控国际资源等方面也进展较快。即便是日前鞍钢与美国钢铁发展公司合资的螺纹钢生产线,也在美国政客的争议中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据张晓刚透露,如果顺利的话,该项目将于今年9月份在北京签约。
  但是在兼并重组方面,鞍钢近几年一直进展不多。此次重组攀钢后,鞍钢不仅实现了兼并重组战略的重大突破,而且实现了在西南的战略布局。这成为鞍钢发展战略进程的一个重要节点。在此之后,已经挂牌5年的鞍本钢铁集团的实质性联合重组也已经为期不远了。
  张晓刚分析说:“西南是中国境内仅有的几个钢铁产能还没有过剩的区域之一,四川、重庆未来经济发展的空间也比较大。再一个,攀枝花地区有我国最好的钒钛资源和铁矿资源储量,这里钢铁发展是有空间的。如果发展得好,会有很好的发展空间,也正好符合了鞍钢的发展战略。”

     “我们更感兴趣的是创造重组的价值”

    此次重组之后,很多媒体纷纷撰文认为鞍钢已经成为规模上的中国“钢老大”。不过对此,张晓刚显然并不太感兴趣,他说:“我们是一步一步按照自己的战略、步骤来做我们的重组。鞍钢不会去追求在中国做一个老大,对于这一点我们根本不感兴趣。我们更感兴趣的是重组的价值怎么去创造,重组的效果怎么去体现,怎么样去给股东、给客户、给社会创造价值,这是我们重组的最重要的目的。”
  “有的时候,规模扩张过快,不同的文化的融合需要时间,一下子这个方面的任务很重的话,搞不好会消化不良的。”张晓刚认为,要看各个企业的环境情况去定企业规模和扩张的速度。
  虽然鞍钢、攀钢存在历史包袱较重等不利因素,但是重组之后,优势立显。
  首先在资源方面,攀钢集团所在的攀西地区是有名的产矿大户,蕴藏着钒钛磁铁矿资源近96亿吨,其中钒资源储量(以V2O5计)1862万吨、钛资源储量(以TiO2计)6.18亿吨,分别占世界储量的11.6%和35%,占中国储量的52%和95%。而鞍钢本身就是我国的资源大户,鞍钢所在的辽宁鞍山、辽阳地区探明铁矿石资源量达到88亿吨以上,潜在资源量可达170亿吨,占全国已经探明铁矿石储量的13.04%。这意味着重组后的新鞍钢集团的资源优势将领先国内其他钢铁企业。
  其次,在文化方面,虽然一个地处东北,一个地处西南,但是鞍钢和攀钢的历史渊源是很深的。上个世纪70年代,鞍钢作为共和国钢铁工业的摇篮,曾经派出大批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参与攀钢建设,并且大部分人还在为攀钢发展而尽心奉献着,双方的企业文化和感情基础都比较好,不会出现文化融合方面的大的问题。“40年前,大家在一起把攀钢建设好了,那么,今天再次走到一起,我相信,新的结合会有新的意义。”张晓刚说。
  此外,鞍钢和攀钢的产品结构互补性非常强。攀钢主要是钢钒、钢轨等产品,是国内强度级别最高、品种最全钢轨生产基地。鞍钢主要是板材、普碳钢等产品,整合将形成双赢。
  此外,攀钢地处西南一隅,缺乏强有力的资本与技术支撑,产能一直在千万吨下徘徊,独特的矿山资源开发力度也不够。重组后,攀钢可以借鞍钢的资本、技术、管理优势,全力发展钒钛、重轨等优势产业。另一方面,鞍钢也将抓住西部大开发“新政”所带来的市场空间,打开西南市场。
  “虽然走到了一起,但是后面中国钢铁市场环境和产能过剩的影响,包括鞍钢、攀钢都是老企业,历史包袱都很重,怎样在不利的环境下,利用好我们自己有利的因素去把这个企业做好,这是下一步我们共同面对的挑战。我们有决心、有信心做好。几年之后,大家可以来验证我们今天的结合,我们今天所说的话。”张晓刚对未来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