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锌矿开采导致广东龙门县一山村地陷频发
"又地陷了!"今年6月初,龙门县龙潭镇杨屋村村民再次发现村周边的山地发生地陷时,不安蔓延整个村庄。该村村民称,从1992年开始,距离村庄约1.5公里外的铅锌矿开采后,农田、果场等不断出现地陷。
村民杨罗妹家去年拆除有30多年历史的老房后,一个直径约1米的圆形坑洞出现在地面上。消息迅速在有1000多人的杨屋村中传开,此前村中一些老房开裂,村民纷纷怀疑这与地陷有关,甚至有流言表示矿井已经挖空整个村庄。
近日,龙门县国土资源局调查表明,杨屋村地面塌陷点共16个,分布在果场、耕地、竹园和山边等地,在村民居住区仅杨罗妹一家。
杨罗妹家老房子从一年前拆除到今天,迟迟未重新修建。平整的地面上放着加工过的木材,中间的地陷点颇似一口被填埋的老井。"不知道地基上还有没有地陷点,怎么敢再建房子?"杨罗妹目前正借宿在亲戚家中。
村民杨秋房发现的异常点则在自来水龙头旁边的巴掌大的一片凹地。去年3月,他从水龙头放水浇灌院子的蔬菜时发现,"不管放多少水全渗到地下了,下暴雨后水全部回流到凹地里。"
村民杨志光的砖木结构房子建于20年前,杨志光回忆说大约3年前出现裂缝。他将记者带到家中的一间卧室,墙壁上一条1厘米宽裂缝从墙角蜿蜒延伸到上部。
有村民告诉记者,祠堂前一个常年有地下水的鱼塘,如今也接近干涸。
据龙门县国土资源局统计,除杨罗妹家的地陷点外,杨屋村范围内的地陷点15个,多呈椭圆形或圆形,直径从1至13米不等,面积约10至25平方米,深度约1至3.5米。
龙门县国土资源局的调查也印证村民的担忧。联合调查组去年到村里统计受损房屋时发现,120户称房屋因"地陷"开裂。
反应政府出资百万全面勘测环境灾害
6月24日,针对村民对村庄安全性的忧虑,龙门县贴出通告,在全省范围内挑选25个拥有甲级资质的地质队。通告要求村民在6月28日前从25家中选定1家,费用100万余元由政府来出,全面勘测村庄的环境灾害。通告未获村民回应。无奈之下,6月30日,龙门县最终排除惠州的地质单位,在全省24个地质队中挑选出省工程勘测院等4家地质队。
"我们要求4家单位作出勘测方案后,再组织专家对4家勘测单位的报告进行评审,优中选优确定一家。"龙门县负责人称,杨屋村地质勘测可能会需要1至2个月的时间,村庄是否安全到时会见分晓。
原因杨屋铅锌矿开采惹的祸?
村民将地陷的原因归罪于距离村庄东面1.5公里外的杨屋铅锌矿。这座占地109亩的矿山,1992年被村民挖井偶然发现,截至2002年,先后被转手6次。
而发现的15处地陷点有8处分布在矿区周围。2002年,距离矿体约85米的稻田,出现一个长约5米、宽约2-3米,水深约1-1.5米的塌陷。
不同版本的流言越传越广,其中一条"开矿已经挖空村庄地下导致地陷"的说法不胫而走,集体产生的担忧让村民对矿场产生不满。
9日,杨屋铅锌矿廖姓负责人出具包括采矿证在内的"六证一照"。该负责人告诉记者,2007年正式接手矿山后发现,前任多名矿主开始是以露天开采为主,此后私自改为挖井。"斜井的方向通向地陷的位置。"
该负责人称,为了治理矿区环境,先后投入300多万元。矿山的建设也是严格按照省安监局批准的设计方案进行,但因村民干扰,真正开工仅一年半,已经"举债600万"。
而经过政府人员、专家、村民代表勘察后发现,矿区开采未超出采矿许可证规定的矿区范围,矿山开采巷道及开拓工程没有进入杨屋村民房居住区。
观点回填就可解决塌陷问题?
2月,惠州地质工程勘察院的报告称,开裂的居民房多为砖木结构一层,多建于20世纪70至90年代,"地基较浅,容易受水文条件影响"。但报告却又表示,矿山开采是否与村庄房屋开裂有直接关系,"原因还难以确定",建议作进一步的勘测。
报告同时还对村庄目前的状态给出结论:"卵石层较厚,分布较广、水量丰富,地下水补给充足,矿区抽取地下水对场地的稳定性影响较小"。
根据惠州地质工程勘察院的报告,果园等处的塌陷进行回填即可治理。"粘性较大的土放在底下,上面放50-80厘米的泥土,回填后基本可以解决农田的塌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