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冶金>  正文

铁矿石谈判双方立场“白热化” 谈判已经被迫暂时中止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0年3月17日
目前,全球主要铁矿石供应商打出“现货定价牌”,而,中国政府将出政策力挺国内钢铁企业。双方政府截然不同的表态声背后,是高达50%的息税前利润率和中国钢厂乃至世界钢厂即将面临亏损的强烈反差以及背后三大矿山的垄断地位。在成本重压之下,铁矿石价格无度的上涨要求,同时引起了包括欧洲、日本和中国钢厂的强烈反对。刚刚走出经济危机的阴影,全球钢铁行业可能因此面临更大的危机。

  今年铁矿石谈判,全球主要铁矿石供应商大打“现货定价牌”,意欲改变延续了近二十年的长协定价机制。对此,商务部发言人姚坚16日表示,商务部将会同工信部对中国钢企进行支持,“包括国际贸易政策和必要的贸易手段的支持”。

  16日上午姚坚表示,“中国的利益应在铁矿石谈判中有所体现”,商务部主张维护铁矿石长期协议的价格形成机制,并表示会在必要时提供贸易手段支持。此前,澳大利亚贸易部长克林表态称“希望中国政府不要介入铁矿石价格谈判”。

  中澳政府双方的交锋来自于上周末的一则消息。上周四,中钢协连夜召开副会长以上单位办公会,探讨应对铁矿石涨价的对策。与会人士大多是出席全国“两会”的代表,包括宝钢、武钢、鞍钢、河北钢铁等在内的十几家钢企老总联名给总理写信,希望将进口铁矿石问题的解决上升至国家层面。据了解,从去年11月谈判起始至今,三大矿山不断提高谈判要价,价格涨幅从40%提高到90%。因为无法承受这样高额的成本,钢厂和三大矿山的谈判也被迫停滞。

  澳方政府的表态顿时引起钢铁业界热议,我的钢铁网咨询总监徐向春说,两拓和淡水河谷正是凭借对铁矿石的高度的垄断,才能这样随心所欲的提高铁矿石价格,获取高额利润,而澳方政府的表态恰恰是刻意回避了这一点。

  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在16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坚定地说,中国是钢铁制成品重要产地,中国钢企是全球铁矿石的最大消费国,根据国际惯例,重要消费方在定价机制中应发挥重要作用,因此中国的利益应在铁矿石谈判中有所体现。

  实际上,随着谈判双方立场“白热化”,目前谈判已经被迫暂时中止。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实际上,必和必拓一直极力要求改变长协价格模式,希望推行像焦煤季度定价一样的指数定价模式。但让人无法理解的是,一直以来比较温和的巴西淡水河谷态度现在变得十分强硬,不仅提出涨幅90%的要价,言语中也表现出倾向用现货销售的打算。不难看出,三大矿山已经完全统一了战线,维持了数年的铁矿石长协价格机制岌岌可危。

  不仅如此,铁矿石无度的上涨要求,也意味着刚刚走出经济危机阴影的钢铁企业,将会很快面临巨额亏损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