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科技>  正文

戴尔私有化为抹除PC烙印 转型成服务公司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2/02/2013 18:36:09   来源:腾讯科技

腾讯科技讯(无忌)北京时间2月2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著名财经网站MarketWatch专栏作家约翰·德沃夏克(John C. Dvorak)周五撰文指出,戴尔公司之所以选择私有化,是为了抹除公司PC制造商的烙印,让自身转型成为一家服务公司。

以下为内容摘要:

我一直追随着戴尔公司曲折的足迹,想要了解这家公司私有化理念的背后,是否是举起白棋,退出了战斗。

不过我们谈论是哪一场战斗?我认为它是赢得服务公司声誉,努力消除自身作为一家PC制造商形象的战斗。

早在一年多之前,我曾与迈克尔·戴尔(Michael Dell)有过一次长谈。戴尔在当时的谈话中,还解释了他为何要制造PC。这次谈话与惠普不动脑子的想要放弃PC业务有关,不过惠普最终放弃了这一想法。

戴尔在当时表示,制造PC--这种商品的唯一原因,是完成成套的企业产品,向企业用户提供包括计算机、服务、软件、服务器、打印机等一整套产品。如果没有PC,等于是引狼入室,让竞争对手轻而易举的获得企业用户。

作为戴尔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戴尔担心华尔街可能不会理解戴尔公司的发展方向,依旧把这家公司看作是一家PC制造商。

很明显,这一点几乎从未改变:在绝大多数关于戴尔公司的头条和文章中,依然把这家公司称为一家PC制造商。事实上,戴尔公司已经似乎已因此遭到了诅咒,无法重塑公司的形象。

考虑到PC已死,戴尔公司将何去何从?依据我个人的观点,除了进行私有化之外,这家公司没有了任何的选择。在私有化之后,这家公司能够重塑形象,或者是拆散业务对外出售。

当然,这种做法会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这将无助于戴尔公司的销售工作。戴尔公司私有化的进程必须加快,以安抚公司客户,戴尔公司依旧存在,仍将会向他们提供服务。

戴尔公司为何会陷入了如今这般混乱的境地?虽然这一问题很难回答,但是与其它大型企业一样,历经多年发展的戴尔公司内部已萌生出官僚主义,中层管理岗位设置太多,导致问题出现后总是相互推诿。

一般而言,这种问题的出现,主要是人力资源筛选程序过于懒散,或是强制性的排名。这一理念的背后,是部分(通常为5%至25%)的员工需要被解雇。戴尔采用了“员工评级”(stack ranking)系统,这种系统在互联网上已经招致了戴尔员工的口诛笔伐。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访问网站www.IhateDell.net。

简明扼要的讲,戴尔公司失去了向外界传递描述自身形象以及公司正在做什么的能力。这也是为什么所有人都把戴尔公司成为“PC制造商”的原因。

就私有化而言,戴尔公司能够摆脱作为一家上市公司所遭受的详查,重塑自身而无需分析师评头论足。在戴尔公司私有化之后,究竟会发生什么,仍有待于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