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美股讯)北京时间12月7日,2012年中国教育培训行业热点涌现,行业龙头新东方的发展继续成为市场关注焦点,近日i美股就教育培训行业发展趋势、新东方发展思路的调整、新东方的管理等话题对新东方执行总裁陈向东先生进行了专访,以下为访谈内容:
一、关于教育培训行业发展阶段和趋势
i美股:中国教育培训行业经过前几年的高速发展,目前培训市场竞争加剧、政策监管也更严,能否描述下目前这个市场处于一个怎样的阶段?
陈向东:教育行业的发展速度一般是中国经济发展速度的两倍左右,在过去一段时间甚至未来2-5年都会是这样,GDP增速如果是10%的话,百姓在教育的投入和支出的增速将达到20%;如果未来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到7%,那么行业增速会在15%左右。这是第一个判断。
第二个判断,任何一个行业有一个相对不错的发展速度,又有一个不错的利润的话,那么就会有很多人进入,市场就会很热闹。过去几年我们看到大量的资本进入到教育这个行业,同时也有很多个人和小机构也进入到这个行业。这些大量的投资进入促进教育行业的高速发展,也使得市场竞争加剧。
第三个判断,当民办培训井喷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政府自然会监管。市场发展了,有可能出现劣币驱逐良币,政府就要扮演他的一部分角色,所以我们关注到不少地方的政府对民办教育培训进行整顿和规范,这种规范有两方面,一种是主动的监管,一种是被动的,大量的投诉、家长举报促使政府加大监督力度。
总体来看,以上三点都不会改变未来几年中国教育培训行业继续较为快速发展的态势,主要基于这么几个理由:一、世界经济放缓会促使教育资源的更为一步的开放,过去几年这两者是完全正相关,美国、欧洲的经济如果仍然是现在这样的话,他们的开放度会进一步增加,这样会使得中国出国留学的人群会放大,从而留学考试及相关服务的市场会放大;二、良好的口碑效应会导致教育市场增长,这几年不少海外留学生归来,带来较好的口碑效应,有可能会带动更多人选择出去留学;三、当有更多优质的培训服务提供时,就会带来培训者的变化和正面影响,这种传播也会使得接受培训的热度得到增加;四、如果中国经济不景气,中国的家长会继续把钱投入给孩子,民众对经济的不确定性使其增加对教育的投资,使孩子有更好的教育和工作机会。
i美股:如何看待目前中国教育培训行业的竞争格局?新东方一直是这个行业的老大,但是现在也有很多兴起的竞争对手,扩张特别快,新东方有没有紧迫感?
陈向东:竞争是件好事情,最终消费者会受益。如果把新东方比做一头大象的话,周边小的竞争对手可以比作是狼。大象再大,再有力量,再有影响力和威望,但如果不去改革、不去创新、不去优化服务、不去提升品质,那么最后就会被群狼抢走地盘。不过,大象灵活起来也能跳舞,也能快速进攻和取得胜利,关键在于要有让大象奔跑起来的机制和平台。
另外,对于群狼而言,狼和狼之间是相互竞争的,而且这种竞争更加惨烈,很多时候小公司不是和大公司竞争,而是和小公司在竞争,希望从小狼成为小象,从小象成为大象,所以这个市场不存群狼一起合作来抢大象的地盘。而作为新东方而言,一方面整体上讲我们是头大象,另一方面我们也努力在一些细分的区域或者市场,也能成为一只领头狼。
而且,小狼成长为小象再成长为大象,这需要比较长的过程,要历经很多蜕变的痛苦,这些新东方都经历过。新东方最骄傲的一点就是这19年来,我们不断进行变革和创新,不断进行优化和调整,一步一步走得还是非常稳健,也非常扎实。
i美股:如何看待目前政府对中国教育培训行业的监管?这种监管对行业发展的作用?
陈向东:第一、任何行业,都很难想象是没有监管的,有监管肯定是好事情;第二、目前人们普遍认为不是政府监管多了,而是少了;第三、政府监管的不到位,更多指的是该下大力气去监管的地方却没有监管,比如有些机构连办学资质都没有,一旦出了问题,学生和家长的利益就很难保证,这方面存在着某种程度上的监管缺位失;第四、我们鼓励监管的同时也呼吁政府提供相应的服务,给这个行业更多的关注和扶持,这点应该是更加重要的。
i美股:未来大的培训机构是否会进一步淘汰小微培训机构?
陈向东:这不会。在面对面的地面培训市场上,永远是大机构和小机构并存的,因为老百姓的需求是多样化的,有的对教学品质要求特别高,有些对服务要求特别高,有些对离家近便利要求高,能满足某些需求的小机构都有其生存的空间。但是未来在线教育、移动互联出现成熟的模式以后,大机构淘汰小机构可能成为现实。
二、关于新东方由"抢占市场"到"收割策略"的发展思路调整
i美股:新东方最新一个季度提出这种转变是基于什么判断进行的?为什么要做这种调整?
陈向东:扩张一般主要是五个纬度,一是地域扩张,即进入更多的城市;二是教学网络的扩张,即开更多教学点;三、产品的种类和专业化的扩张;四是人员的扩张,储备和培养更多的人才;五是区域精耕类的扩张。从这几个角度看,过去一年我们确实是处于一个扩张的策略,开了更多的学校、开了更多的教学点、人员增加也比较多。
新东方2011年5月30日大概有2.1万人,到了2012年5月30日大概增加到了3.1万人,增加了40%多的员工,这相对于我们营收和利润的增长是相对多了一些。根据我们目前3万多人的员工队伍,结合我们的教学总面积、所进入城市的布点和格局已经基本到位了,人员配备也已经到位了,现在需要我们做的是提升各个教学点的利用率,比如每个教室的排班和利用率、每个班级的满班率、每个老师的带课量、每个员工的工作饱和度等,在我们过去一年的扩张战略的成果的基础上,点已经布好了,人已经储备好了,我们接下来把人和点进行很好的匹配,在2013财年和2014财年我们的经营“红利”就会出来了,所以也就有了投资者提出的所谓的“收割策略”的调整。
我们并没有因为现在经济不明朗就放缓了脚步,只是在现阶段进行优化和效率提升,进一步提升运营效益,进一步提升运营利润率。
i美股:提升您刚才说的利用率具体有什么措施?
陈向东: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总体就是放缓地域和教学点的扩张,提升运营效率。道理说起来也很简单。我们放缓开设新教学点的速度,同时关闭一些绩效确实不好的教学点,某种程度上是拉起闸门,而招收的学生数是增长的,所以池子里的水量是增长的,现有每个教学点自然可以吸收更多的学生。
i美股:刚才也提到关闭一些教学点,有什么标准?
陈向东:我们没有那么严格,但是有些基本的考核,比如连续三个季度的满班率、排班量低于一定水平的,同时又和周围的教学点造成一定冲突的,我们会将其关闭。
i美股:新东方目前从集团提出放缓教学点扩张,如果各地学校有扩张冲动,如何控制和协调?
陈向东:这个一般不会,我们的管理干部整体上已经比较成熟,我们要加强和提升的是来自集团总部的清晰的指令。当然,我们也可以通过考核来控制,比如更多关注利润增长和利润率,较少关注收入增长,更关注人均创收,较少关注总收入,更多关注每平米面积产生的收入等,通过这些考核指标很容易协调。
i美股:打算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控制成本费用?市场推广费用是否会削减?是否会裁员?
陈向东:我们肯定不会减少市场费用,我们花在优秀人才上的钱也一点都不会减。能降的是什么?冗余的人员、绩效不好的人员可以做些优化,但是优化的比例不会太大,这是我们第一个可以优化的地方。第二个就是刚才我们说的教学点的深耕细作,通过提高效率来降低成本。第三个最重要的能降低成本的就是新东方的核心竞争力—集团化平台化的协同性,举个例子,新东方投放50万的广告,几年前这50万影响的是100万学员,而现在影响的是300万人次的学员,同样的投入摊下来成本就相对低了;在拿设计来举例,以前50个学校有50个设计,现在全国统一用设计,我们采用“大后台小前台”,这样更有效的利用资源,发挥集团的力量。以上三个途径都可以降低成本。
i美股:新东方新的策略表示"尽量不冒险涉足新种类业务",是否会影响公司内部的业务创新,是否会导致新东方错失发现新的市场机会?
陈向东:硬币总是有两面的。但是对于现在传统的地面培训来说,我们应该不容易犯错失市场机会的事情。首先在我们目前已经进入的市场,规模足够大,抓住这些市场蛋糕能赚不少钱;第二在我们不熟悉的领域里,观望不一定是坏事,等市场机会来了,配备一定的资源投入,也不会晚;第三来讲,我们新东方对市场机会的研究和关注投入了很多精力,我们也在看哪个融资哪个行业会有什么样的机会,我们不“冒进”,但是不代表我们不“进”。但是现在什么行业会突然狼来了呢?那就是线上教育,哪天有谁突然做出来一个很好的线上产品,大家都很愿意用,那时候狼真的来了。
三、关于新东方的管理
i美股:新东方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在管理和分工上有什么变化?
陈向东:公司发展的过程,也是公司组织结构不断优化、内部不断改革、不断进行利益分配的过程。新东方在上半年做了个调整,确定了我们的战略性目标——盈利性增长,在这个战略目标性,我们希望通过区域竞争+专业的扩张,利用我们集团化、平台化的协同竞争优势,在整体市场时把握有利机会。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的组织架构、整体资源保证上做了一定的调整,现在的业务架构分成了一些板块,有周成刚主管的留学、游学、国际高中、咨询出国等等,有沙云龙主管的国内大学、英语学习、中学、麦格森、泡泡少儿等,有李国富主管的行政、后勤、采购、资产管理等,还有独立分解出来的内容和技术结合的板块等等,不同的人负责不同的板块,同时产生一个合力。我们在调整的时候不依赖于人,而是先按照业务逻辑来划分,然后安排最合适的人。
i美股:新东方2012年在管理上提出"以条为主、条块并重"的调整方案,能否具体阐述下?
陈向东:新东方现在全国有50多个学校,我们要把平台化的优势发挥出来的话,需要把总部的经验复制到全国去,那就要从制度和架构设计上,全面提升总部的管理和领导水平(条),这样才能够更好得激发地方学校的创新和发展活力(块)。"以条为主、条块并重"就是专业的条上的人发挥更大的作用,让块上的人也发挥作用,互相打配合。这样或许会有些担忧,是不是条上的权利增加了,块上的权利下降了呢?从狭义上来看,貌似是这样,条上的“权利”增加了,但是背后是责任、能力、服务范围的增加;块上的“权利”看似减少了,表现来看是这样,但是他要做的事情、要做的沟通和整合工作责任更大了,因为块上需要更多的协调、更多的资源调配、更多的战术部署,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现在总体上来看,我们的改革是比较成功的。
i美股:新东方近年"标准化、信息化、系统化"的成果如何?未来如何进一步加强和发挥"三化"对新东方发展的作用?
陈向东:三化是一个无止境的动态工作,小到一个流程的处理,也会是业务的变化,而业务发展中,标准会变化,信息会变化,最后系统也得随之发生变化。另外,虽然有动态的变化,但是也有静态的点,我们如何来整合所有的部门,最后产出好的输出结果,比如,新东方有个教务管理部,它在整个三化的结合作用是相对各个项目部而言,是各个项目部的小部门,为各个项目提供课程设置、教学服务等;反过来,各个项目部相对教务而言又是教务管理部的小部门,所有项目的课程体系必须纳入到统一的教务框架体系中去。这样就互为因果,互为部门,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这样的结果就是相互的两个部门都产生紧密联系,这就是系统化的一个过程。系统化过程的背后又是标准化的过程,能够把系统化、标准化粘合起来又是信息化的过程,三化有序地结合在一块,不能分割。我们的三化做的比较晚,在员工2万多的时候才开始做,但是进展还不错,蛮顺利的。
i美股:新东方有3万多员工,这么多员工,新东方是如何对这些员工进行有效的激励和管理?
陈向东:大概做三件事。第一件事是让人才在薪酬上具有绝对的竞争力,这是重中之重,可以激发员工无限的战斗力;第二是加大学习和培训,比如目前我们在投资几千万构建新东方的员工知识管理平台,可以让员工有各种各样的学习和培训机会;第三方面比较高的层面,就是文化价值的沟通和培训,新东方今年上半年确立了我们的价值观:诚信负责、真情关爱、好学精进、志高行远。
i美股:浑水事件给新东方的启示是什么?
陈向东:一是好投资者保持畅通的沟通和交流是非常有必要的;二是加强公司的结构治理、优化流程,能够第一时间对负面进行回击,新东方这次也做到了及时的回应;三是对于公司而言,如果有了负面,团队最重要的还是要做好服务做好产品,这是根本。
i美股:能否描述下您心目中新东方最理想的管理是怎样的?
陈向东:新东方的管理干部大多都是从当年的大班教师中提起来的,都很可爱、有梦想、有追求,我们今天面临细分与差异化的竞争格局下,除了在理想人文等,迫切需要更加精细的管理,所以需要大家在精细管理上下功夫。第二,现在我们提新东方的领导力模型,领导力更重要的是帮助同事取得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能征善战不是以牺牲别的部门利益、资源和以不畅通的合作为代价的。第三,目前我们的管理模式是不是最好的?现在还不错,但这是个动态优化的过程,企业只要发展,他的组织架构和分工是不断变化的。一个优秀的企业,不在于人的变化而架构和根基也变化了,而在于人变化了,架构和根基是不变的。
(i美股 Ricky)
本文提到的股票:$新东方(EDU)$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