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科技>  正文

语音社交“声声”:会说话的知乎,还是能发声的百度知道?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12/06/2012 15:32:08   来源:tech2ipo

  微信因为不错的用户体验和腾讯的资源而疯狂扩张,唱吧因为满足了用户的移动卡拉OK需求而流行,“啪啪”由于细化的用户需求而走红。不过半年多的时间里,基于声音的社交工具就如雨后春笋一般在中国互联网市场上涌现出来。

  “声声”也是这股大家前赴后继参与进去的大潮里的一朵浪花,这款优先推出iOS版的应用今日正式上线,暂且不论将来发展前景如何,但从开发者的角度来说,这个产品已经获得了成功,它从徐小平和王利杰手中获得了天使投资。

  官方介绍它是“一款语音问答分享应用”,运作机制大致和知乎近似,用户通过录音可以进行问答,但答案有着30秒的时间限制,通过“关注”人物和“发现”话题,可以让用户通过这个产品“传达情感和身份信息”。

  在“声声”上发问题需要经过审核,对感兴趣的答案可以通过“喜欢”——类似于知乎里的“赞同”——和“评论”来产生问答双方之间的互动和联系。

  和“啪啪”类似,这款产品通过新浪微博就能够登录,可以导入微博上的好友关系,同样是以微博作为主要的分享和传播方式,但是这又不是一款纯粹的语音社交工具,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在分享的时候,除了录音之外,用户还可以添加100字以内的文字。

  从这样的设计来看,似乎“声声”就像一个移动的语音版“知乎”。

  真“知乎”在经过这些年的繁荣之后尚且要遭遇社区质量和用户活跃度下降的问题,那么这样一个会说话的“知乎”在最初如何吸引高质量用户的加入,又如何保证用户的活跃度?在30秒时间限制已经语音这种传播形式的限制下,可以预见的是,问答的质量都会或多或少地受到影响。

  但是如果仔细观察的话,我们就会发现“声声”最初的主旨就在于“提供给用户高质量的娱乐内容”,所以,从这样的角度来看,似乎它与更符合国内用户使用习惯和水准的“百度知道”其实走的是同一条路线。

  那么“声声”的目标用户群又从何而来呢?

  对那些愿意尝试新鲜感的用户,对那些已经对百度知道一尘不变的模式感到厌倦的用户,对那些对问答有着需求但是却没有过多碎片时间能够完成思路、文字整理的用户,对那些有着高社交和移动需求的优化来说,“声声”或许可以吸引到他们的注意力。

  或许容易被大家忽视的是,在“声声”的AppSstore页面,苹果官方提醒这是一款可能因为包含性暗示、低俗笑话和烟酒毒品内容所以只有17岁以上用户才能使用的App。这样的提醒不禁让人产生遐想,在语音问答这样的产品模式无法取得如预想中的成功的时候,“声声”也有可能为自己留了一条拥有真正市场潜力和商业价值的道路。

  在中国特色的产品推广机制下,“声声”或许会获得足够的关注和市场,它已经获得了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几个天使投资人的投资,或许甚至在阴差阳错之下,它也不乏引爆市场的可能性。

  但是,“声声”之后也将面临不少问题。“百度知道”有自己成熟的社区体系和奖励机制,但“声声”这个新产品却还要以新浪微博为平台进行推广,而语音+社交的产品模式在国内已经没有多少新意,问答功能的用户需求毕竟有限。

  对“声声”来说,如果建立起自己可以和百度相似的用户社区机制,如何将用户的兴趣转变为长期的流量,并实现最终的商业变现,这对它来说是不小的挑战和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