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科技>  正文

电商优惠小伎俩:“买小送大”套住你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9/13/2012 16:08:13   来源:金羊网-新快报

  TechWeb编辑推荐:“没有耐心陪着苏宁10元10元的降价了,今日上午11:00-12:00,直接发放2000元-300元和3000元-500元的大家电优惠券,相当于每件便宜300元至500元,一步到位!”还记得8月16日“电商三国杀”的第二天,京东商城CEO刘强东在微博上限时、限量、限等级派发优惠券时砸下的话吗?“每件便宜300元至500元”,看起来就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但这张有效期到9月15日的优惠券使用率是多少,始终是一个谜;不少网民反映,这张优惠券“得物无所用”,由于限制只能用于购买大家电,一般消费者购买大家电的频率又很低,这让不少人觉得“没什么可买”。

  一边是网上商城使劲吆喝赔本、派券、大减价,另一边却是消费者被层出不穷又限制多多的“优惠”搞得晕头转向,究竟怎样才能拨开浮云看清真相呢?下面我们就来一一解读电商优惠的那点伎俩。

  最忽悠:“买小送大”套住你

  买300元送你1000大元!看起来够吸引吧。这种买小送大的优惠吆喝颠覆了普通人所理解的等价交换常识,字面上理解:只要你消费300元,就送你1000元,横竖看这都是亏本的生意啊。但现实生活中哪有那么多的馅饼呢,仔细研究一下隐含在其中的优惠条款,你就能知道电商是怎样忽悠人的。

  以京东商城几天前推出的“购物大派发满300送1000”为例,消费者在指定的第三方服装品牌店消费满300元,即可获得多张“满减”优惠券,这1000元是怎么来的呢?满300减200、满500减300、满800减500的优惠券各一张,1000元的意思就是三张优惠券合共可以减免的最高限额,这意味着消费者要想得到这1000元的优惠,前后需要在京东商城指定的同一家第三方服装品牌店消费满1900元。这样算来,即便消费了1900元减掉1000元,实际折扣也不过打了一个4.8折罢了,而这种水平的折扣在网上并不算特别吸引。

  这种“买小送大”式的促销手法实际上就是绑定消费者,以看起来高额的优惠券吸引消费者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继续不停地消费。实际上,消费者下单购买的第一笔交易是没有折扣的,甚至有可能成交价要比网上其他购买渠道还要贵,这时消费者心理上就有用优惠券再消费,补偿前面损失的想法,这就中了商家设定的圈套。

  最伤神:“满减”优惠限制多

  类似满200减100的优惠活动也成了电商惯用的促销招数,通常这种方式的折扣力度不会低于5折,并且限定只能购买某一类商品,甚至某一品牌。消费者看到这种优惠方式往往自然地想多买点商品,“凑数”到“满减”的额度,以换取优惠。一般消费额度刚好达到“满减”的临界额度,消费者所得到的优惠是最大的,但实际上要把数目凑得刚刚好,实在很伤神。此外,这种“满减”优惠通常很有可能伴随着商城悄悄地涨价。精明的消费者可以通过比价工具,了解商品的历史报价,知道这件商品平时是卖多少钱的,对比一下在“满减”优惠之后,它又卖多少钱。如果并没有出现涨价,那说明是一个抢手的优惠;出现了小幅涨价,那就得考虑一下计算“满减”后,实际价格还有多少优惠,是不是值得下单购买;涨幅太高的话,还是当作浮云视之吧。

  最“水鱼”:赠品等于捆绑销售

  赠品往往是一种诱人的幌子,例如网购数码相机通常都附赠存储卡、相机包甚至便携三脚架等外设,智能手机也往往有搭配存储卡、保护壳、保护膜等小玩意。事实上,“羊毛出在羊身上”这个道理是正确的,那些美其名曰赠品其实还是消费者自己埋单,成本都计算在售价内了。这实际上就是捆绑销售。

  也有的电商把这种“捆绑”精神再提升了一级,用积分或者购物返券代替赠品,而积分或者购物返券又可以被消费者在下一次下单购买的时候抵扣现金。这些实际上就变成了绑定消费者下一次消费的绝招了。

  值得提醒的是,有的商城并不会自动地把赠品加入到购物清单,而是需要消费者手动把赠品添加到购物篮中,消费者一个不留神,可能连这些赠品都损失掉了。

  精明的消费者在下单时可以细心想一想商家附赠的赠品到底值多少钱,将商品总价剔除这些赠品,就是实打实的真售价。在对比一下其他渠道的售价,哪个最实惠,对比立显。

  原文详情:《电商优惠小伎俩:“买小送大”套住你》